此時他的已經完全被沉浸在蘇澤的藍圖中。
以古建筑為實例,重新破譯《營造法式》,給大明也弄出一部“法式”來!
雷禮本來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追求了。
他主持重修過三大殿,得到過先皇的嘉獎。
官職是工部尚書,已經升無可升。
雷禮可以說是已經走到了工部官員一生的頂點了。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無所求,但是今天被蘇澤這幾句話一說,雷禮內心翻騰起來。
如果真的能按照蘇澤說的那樣,從古建筑中以實學為手段,重新破譯《營造法式》,那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功勞!
就像是所有工部官員,都知道編寫《營造法式》的宋代官員李誡一樣,日后提到大明的工部官員,誰又能不記起雷禮?
雷禮盯著蘇澤,接著說道:
“如果真的可行,老夫一定會為你表功!”
說完這些,雷禮直接帶著工部官員們,離開了史館。
等到雷禮離開,羅萬化等人才匆忙進來,羅萬化擔憂的問道:
“蘇兄,你說的能行嗎?”
蘇澤微微點頭,摸了摸被雷禮捏疼的肩膀。
當然能行!
在蘇澤穿越前,《營造法式》已經基本上被破譯了。
破譯這本書的,就是建筑大師梁思成。
梁思成從父親梁啟超得到《營造法式》后,就一直想要破譯這本書。
梁思成的破譯辦法,其實就是蘇澤所說的辦法,通過古建筑入手,弄清楚《營造法式》上的專業術語,對照實例反向推算書籍中的內容,從而破譯這本書。
而梁思成重點考察的,就是剛剛蘇澤所說的三個建筑,五臺山佛光寺、應縣木塔和薊縣獨樂寺。
梁思成破譯《營造法式》的時候已經是民國了,現在是大明隆慶年間,現存的唐宋古建筑肯定更多!
有更多的對照組和實地數據,蘇澤相信以雷禮的專業能力,一定能破譯《營造法式》!
正如同剛剛所說的,《營造法式》最重要的價值,不僅僅是它是一本建筑手冊,重要的是這是一本造價和審計手冊。
這本手冊將工程估算變成了一種科學的方法,任何建筑從設計開始,就可以估算施工量和施工經費。
反過來,已經建成的建筑,也可以通過這本手冊來倒算成本。
造價和審計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學內容,這可以讓工程透明化,也讓負責工程的人心中警醒,不敢隨意伸手,讓工程不再成為一筆糊涂賬。
當然,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蘇澤穿越的時候都沒能做到。
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貪污和浪費,這對于提升行政能力也是非常有用的。
要知道萬歷年間就是為了修造三大殿,不知道加征了多少稅,每次建造這些工程,都是一筆漫長的扯皮和推諉過程。
能重新建立“法式”,日后再進行這類的工程,好歹有一筆明白賬,一筆所有人都能算得清的帳。
這才是重刊《營造法式》最大的價值!
這些價值,自己能看到,皇帝和內閣也能看到,百官也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