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嘉靖年間也議過一次復設,但是群臣反對聲浪太大沒能實行。
眼看著局勢有些失控,高拱喊道:
“肅靜!”
“一個個講,本官先說。”
首輔請假,次輔就是在場職位最大的,高拱又是吏部尚書,立刻鎮住了場子。
他說道:
“本官贊同王戚的奏疏,誠如板升城屯聚,套虜東連俺答,每歲秋高并力入寇,九邊震動,此誠腹心之患,復設東勝衛可阻敵于外。”
“復設東勝,也是歸附祖宗舊制。”
高拱在政治上表態,又拿出祖宗之法,算是定了調子。
接下來三輔張居正發言。
他說道:
“復設東勝所耗幾何,王戚二人奏疏都沒提,還要請兵部詳勘,會同戶部再議。”
張居正的態度中立,意思就是算成本賬,如果成本過高他就不支持,如果成本可行戶部就沒意見。
蘇澤微微點頭,看來上次的教訓后,這次張居正對軍務謹慎很多。
然后就是四輔趙貞吉發言了。
他從軍事上分析說道:
“俺答入寇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御河進攻大同,一條是從東套進入兔毛川。”
“世宗朝庚戌之變的時候,俺答就是兩路并發,從兔毛川突入大同右衛,最后馳馬到京師城下的。”
“太祖設置東勝衛,就是為了扼守兔毛川,若東勝衛復設,則京畿再無入寇之危。”
蘇澤暗暗的給趙貞吉豎大拇指了,趙閣老就是專業,軍事上的理由十分充分!
三位閣老表態,接下來六部尚書也開始表態。
但是尚書們就保守多了,他們基本上都是探討東勝衛的可行性和維護成本,以及可能會刺激俺答,引發邊境沖突的角度來談。
然后就是六部侍郎和大小九卿們的發言,他們就是反對居多了。
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大調子了,什么復設東勝衛勞民傷財,又將東套土地占領無用,還要從山西運送軍糧補給。
什么“釁邊求功”之類的帽子也給王崇古戚繼光扣上。
果然和蘇澤所料,局勢進一步的失控,九卿你言我一語,可把司禮監兩位秉筆給害苦了。
馮保和陳洪筆走龍蛇,記錄得紙筆都要冒煙了。
眼看著這場會議沒辦法達成共識,高拱只好站出來結束了會議。
看著身心俱疲的眾人,蘇澤這才明白為什么要開小會決定大事。
任何事情如果搞成大會,最后都會變成這個樣子。
馮保和陳洪率先離開,他們要將會議結果稟告給皇帝。
閣老和尚書們也依次離開,眾人離開后,蘇澤微微一笑。
次日,通政使李一元剛剛到衙,就看到了蘇澤的奏疏,他這才想起蘇澤這個月剛上一疏。
李一元握緊拳頭,你不是馬上就要成婚了嗎?
咦?《請接羔搜套疏》?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