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霖兄!搜套大捷!”
消息靈通的沈一貫沖進了報館,聽到這個消息,羅萬化、張位和王家屏都激動的站起來,他們看向蘇澤,但是蘇澤卻很淡定。
戚繼光出手,進攻的還是河套地區的套虜,能不大捷嗎?
蘇澤理所當然的想道,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這可是激動人心的軍事勝利!
沈一貫連忙走到蘇澤面前說道:
“戚總兵出兵搜套,擊潰套虜兀慎部!斬敵千人,俘獲部族馬牛羊五千頭!”
聽到這個戰果,眾人的呼吸更急促了!
套虜和俺達汗是相互勾結的,俺達汗在河套地區冊封了十二部,而兀慎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部落。
兀慎部號稱帶甲三萬,每一次套虜入寇,兀慎部都是領頭的。
草原上的這些兵力都是夸大的,所謂帶甲三萬,就是全民皆兵能動員三萬人,其實常規的作戰部隊也就是核心的幾千人。
戚繼光竟然直接擊潰了兀慎部,斬敵千人,這已經大明從成祖年后,在河套地區獲得的最大戰果了!
此外還有牛羊五千頭!
要知道大明缺乏牲畜,所以比起臨陣斬敵,俘獲牲畜是更沒辦法造假的戰果!
沒辦法,大明這時候河套地區已經沒辦法養馬了,沒了河套,自然也沒有隴右。
所以大明是沒有西北馬場的。
大明戰馬的兩個來源,一個是和蒙古做生意買馬,一個是通過馬政養馬。
如今和蒙古還是戰時狀態,還沒有封貢互市,所以只有零星的私馬販售。
而大明馬政,那就是比大明衛所和鹽政更一言難盡的東西了。
大明在全國范圍內養馬,最大的牧場設在朱元璋的老家鳳陽。
簡單說,就是國家把馬承包給百姓養。
但是官府給馬戶馬駒,收的卻是成年的馬,要知道養馬這件事可是風險很大的,一不小心馬就會死亡。
馬死了,那就必然需要自己花錢買馬補上,于是馬戶就成了養馬的奴隸,他們養的馬都要交給群牧監,可是什么也得不到,為了求生還要自己種田。
萬一死了馬,那就要傾家蕩產自己買馬補上。
更可怕的是馬戶這種職業還是世襲的,世世代代都要被群牧監盤剝。
因此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馬戶逃亡的事件。
這種制度下養出來的馬,結果可想而知,而鳳陽府賬上兩萬馬,實際上只有三千匹,也是因為馬戶大量逃亡,根本沒有足夠的馬了。
而且馬戶養馬也很敷衍,反正都要賄賂官員才能合格,干脆將草場改成了農田,鳳陽府明明號稱戰馬兩萬,真的合格軍馬才八百匹,這還是按照最低合格標準來的。
所以到了隆慶年,大家都知道馬政敗壞,所以干脆就直接折銀了。
隆慶年的俺達封貢,除了考慮維持邊境安全的成本問題,大明缺馬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說斬敵的戰果還有造假余地,那牲畜的戰利品就沒辦法造假了。
對于草原上的部落來說,馬牛羊這些牲畜是部落的核心資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戚繼光能俘獲這么多的牲畜,說明他是真的找到了兀慎部的核心部落,并且徹底擊潰了兀慎的精銳,才能將這么多的戰利品帶回來。
沈一貫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兄!這次你的首倡之功是跑不了了!”
眾人紛紛點頭。
戚繼光去大同本來就是蘇澤推薦的,九卿共議爭論不休的時候,也是蘇澤上書一錘定音,讓皇帝下令決心搜套的。
如此戰果,宣達總督王崇古和大同總兵戚繼光自然會分到大頭,而朝中蘇澤也會分到另外一塊。
蘇澤表情平靜,他倒是不覺得皇帝會給自己太多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