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李春芳剛剛結束養病,就接到了這樣的好差事,這讓次輔高拱看向一臉容光煥發的李春芳,你李閣老無論是養病還是結束養病,怎么都這么是時候?
但是人家是首輔,高拱也沒辦法。
不過高拱也無意和李春芳爭搶這個報捷的差事,宣達總督王崇古是他的人,戚繼光是他的門人蘇澤推薦的,這場西北捷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高拱一系。
三輔張居正的臉色平靜,這次西北戰事對他沒什么影響,當年他也沒有反對搜套。
唯一可能的麻煩,就是在搜套成功后,可能王戚二人會重提復設東勝衛,那他主管的戶部又要花錢了。
但是這一次戚繼光帶回來的牲畜,已經讓這一次搜套行動大賺了,朝廷花點錢復設東勝衛也沒什么。
四輔趙貞吉也很高興。
他是主張改革軍事的,戚繼光這次的勝仗,也是對大同軍事改革成效的肯定,再能復設東勝衛,那宣大的防線就更加穩固了。
御座上的隆慶皇帝則是心情大好。
自己父皇在位的時候,兀慎部就曾經響應俺答汗出兵,劫掠到京師城下。
而自己執政后,竟然擊潰了兀慎部。
光是這一點,自己就勝過了父皇!
而且這場搜套行動戰果豐碩,也堵上了那些主張搜套無功的官員的嘴。
興奮過后,那就是要酬功了。
皇帝看向自己的內閣輔臣們,還是李春芳說道:
“臣以為,可以復設山西行都司,由戚繼光擔任都指揮使。”
都司,就是一個省最高的軍事部門。
但是有的省比較大,所以會設置一個“行都司”衙門,分擔管理。
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山西的范圍包括了河套地區,所以設置了一個山西行都司管理。
但是后來連東勝衛都撤銷了,所以山西行都司也撤了。
都指揮使可以由文武官員擔任,但是從土木堡之后,很少有武官擔任這個職位。
都指揮使是正二品的武官了,這對于戚繼光來說已經是突破了職業天花板了。
隆慶皇帝點頭說道:
“李首輔的意見很好,就這么辦。”
皇帝又問:“王崇古呢?”
李春芳思考了一下說道:
“王總督本人暫時是沒辦法升了,可以升他的兒子王謙。”
皇帝點頭,王崇古再升就只能回京擔任兵部尚書了,但是如今的兵部尚書霍冀做的沒問題,所以只能委屈王崇古,先給他兒子升升官,日后等到兵部尚書空缺再讓他回朝。
這就是高級官員升遷的難處了,你要有功勞還要有位置,高級職位那是一個蘿一個坑,必須要前面的蘿卜坑空出來才有機會填補。
不過能讓皇帝和內閣記住功勞,日后也總有填坑的機會。
這兩個功臣賞了之后,隆慶皇帝又面露難色的說道:
“蘇澤怎么賞?”
這個問題拋出來,就連高拱也面露難色。
蘇澤在詹事府的職位已經是左中允,再往上就是左諭德了。
現任的左諭德是諸大綬,人家是資深翰林。
在皇帝和內閣看來,蘇澤是肯定入閣的。
但是入的是肯定是皇太子的內閣。
現在再給蘇澤升官已經不太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