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伯世子李文全站在碼頭上,焦急的等待著。
碼頭上的官員都簇擁著他,甚至連登萊市舶司都派了幾名太監伺候著。
李文全在京師啥也不是,但是到了這萊州港口,那就是人人巴結的對象。
誰讓他是太子的親舅舅呢?
被小胖鈞忽悠到了萊州后,小心謹慎的李文全只敢買下兩艘船,雇傭了一些萊州當地的水手,開始了第一次海上貿易。
至于萊州為什么這么多水手,那就要問萊州海防衛所的逃兵為什么越來越多了。
甚至李文全雇傭的船長,就是萊州海防衛所的一名世襲百戶,在嘉靖朝末期就經常領著衛所士兵出海走私了。
不過衛所走私風險大,而且小打小鬧也就能溫飽罷了,聽說了國舅在萊州港口招募出海艦隊,這位吳百戶就領著衛所兄弟來投奔了。
其實萊州港口第一批的海員基本上都是這么來的,登萊巡撫涂澤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海防任務已經交給了剛剛到任的俞大猷,這些衛所只要不落草為寇,登萊巡撫衙門都是不管的。
李文全將海圖給了吳船長,目的地就是蘇澤和太子說的皮島,船上還有李文全從京師帶來的親信,他們負責在皮島收購高麗參和貂皮,而交易的貨幣就是李文全從太子手里拿到的絲綢。
這些絲綢都是宮里積壓的存貨,被太子以盤活庫存的名義要了過來。
但即使是存貨,那也是貢給皇帝的高級貨色。
其實李文全直接在萊州港口將這批絲綢賣掉,就能賺到足夠向太子交差的銀元了,但是李文全還是記得太子的囑托,“一條驗證可行的航線,就是下蛋的金雞!”
下蛋的金雞!
李文全其他沒記住,就記得太子這句比喻了。
沒辦法,李文全也是窮怕了。
他父親武清伯李偉出了名的摳門,而妹妹李妃也一直小心翼翼,不讓兄弟們仗著外戚身份謀利。
李偉已經被封了伯爵,但是一年到頭家里餐桌上都見不到幾個葷腥,李文全還要隔三差五接受父親“憶苦思甜”的教育。
所以在被自己的胖外甥央求,領著太子給的啟動資金到了萊州港后,李文全也也小心翼翼,事事親力親為核算成本,一個銀元恨不得掰成兩半用。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的海平面上出現了風帆,岸邊等待的眾人紛紛歡呼起來。
李文全還是很謹慎,這些日子他聽說過太多海船傾覆的消息了,甚至月初的時候一艘登萊市舶司的官船都遭遇風波失蹤了,估計也是兇多吉少。
這些日子各種打探下來,李文全已經搞清楚了海貿的規則。
只要艦隊能回航,那就是大賺特賺。
大明的貨物在海外是非常暢銷的,無論是朝鮮、倭國,還是那些游離在大明附近島嶼的西洋商人,大明的商品都能換到好東西。
除了這些地方外,很多大明周圍的小國,他們手里也有不少珍奇的物資。
但是海貿賺錢,一旦海船傾覆就血本無歸。
而且這不僅僅是貨物的損失,一艘能遠洋的海船也價值不菲,還要賠償海員的家人,這些加起來都是天文數字。
總而言之,每一次出海都是一場豪賭,贏的就是盆滿缽滿,輸了則是傾家蕩產。
當然,李文全不會傾家蕩產,但是如果完成不了胖外甥的囑托,李文全也無顏返回京師。
李文全走上碼頭,看清楚這艘船是自家的旗艦后,這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可很快李文全又焦慮起來,明明兩艘船出海,怎么只回來一艘?
等到這艘船靠岸,船長吳百戶剛剛下船,就被李文全拉住問道:
“另一艘船呢!”
吳百戶連忙說道:
“國舅爺莫要擔憂,寶乙號只是在歸航的時候遇到了點波折,馬上就能進港了。”
聽到這里,李文全這才松了口氣。
他沒讀過幾年書,所以給兩艘船起名為寶甲號和寶乙號,也就是寶船一號和寶船二號的意思。
這兩艘船都是老式的福船,是附近海防衛所的“淘汰”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