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屠夫連忙說道:
“老爺,這東西有異香!”
“香什么香,明明就是惡臭!”
拖回港口的鯨魚已經有點腐爛了,沙灘上的味道堪稱地獄,李文華如果不是聽到有寶貝,根本不可能靠近。
太監張泰對于氣味更加敏感,他嗅了嗅鼻子說道:
“國舅爺,好像是有點香。”
李文華接過這塊石頭樣的東西,這東西拿在手上卻很輕。
張泰湊近聞了聞,除了腥臭味之外,又有一種奇特的香味。
“國舅爺,這味道怎么這么熟悉。”
“對了,龍涎香!”
張泰突然驚呼!
龍涎香?
聽到這三個字,李文華立刻想起來了!
龍涎香,有海上浮金之名。
嘉靖皇帝特別喜歡這種香料,曾經讓大臣帶著重金去廣州搜索龍涎香,最后花費高價才找到一些。
李文華也就是在皇帝登基大典上聞到過龍涎香的味道,但是那股奇特的香味讓他至今難忘。
據說宮里的龍涎香就剩下拳頭大小了,而當今皇帝也不像先帝,也做不出派遣大臣去廣州購香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龍涎香?!
李文華激動起來,這龍涎香可是皇帝都難求的珍貴香料啊!
這樣一塊龍涎香,比宮珍藏的都要大了!
如果真的是龍涎香,那寶乙號被撞的那點損失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李文華連忙命人將這塊龍涎香清理干凈,然后派遣快馬火速送往京師!
如果蘇澤在這里,應該就能認出,被寶乙號拖回岸邊的,是一頭抹香鯨。
抹香鯨,是體形最大的鯨種。
在明代的時候,渤海口就有大量的鯨群,甲午海戰后,倭國的捕鯨船就開赴渤海口捕鯨,二戰前渤海的鯨群滅絕。
而龍涎香,本身就是抹香鯨在腸道形成的一種腸道分泌物,大概算是一種腸道結石。
大部分的龍涎香,會被抹香鯨排出,然后浮在海上被漁民獲得。
少部分的龍涎香會留在鯨魚體內,而李文華的這頭抹香鯨體內,恰好就有這么一塊龍涎香。
雖然還沒有確定是不是真的龍涎香,但是李國舅拖回來的鯨魚體內有寶貝的消息,已經在萊州港口迅速傳播。
一部分見過鯨群的商船也躍躍欲試,渤海口的鯨群不需要航行太遠就能見到,比起遠航貿易,捕鯨似乎更加安全?
就在萊州港口為了一頭鯨魚瘋狂的時候。
一艘破敗的大明海船,終于見到了陸地。
挺拔的冷杉林,說明這座島上有淡水,雖然整個島大半都被冰雪覆蓋,但還是給了船員生存的希望。
就在這艘大明海船的把總下令靠岸的時候,一群衣著打扮奇怪的土人,劃著用樺木皮制作的簡易漁船,靠近了這艘快要傾覆的海船。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