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說道:“還記得我在報紙上說過的炭毒嗎?”
萬敬和傅順連連點頭,這是《樂府新報》剛剛發行時候的一篇文章,蘇澤在文章中說明煤炭在空氣不流通的時候燃燒產生炭毒,是冬季石炭取暖中毒的原因。
這篇文章發表之后,隆慶二年的冬季,整個京師因為炭毒而死的人少了很多。
蘇澤說道:
“這天下萬物,用正則利,用誤則害,這炭毒于人有大害,但是蘇某卻發現,炭毒可以燃燒,而且遠熾于石炭!”
聽說剛剛點燃的是炭毒,萬敬和傅順都退后兩步。
蘇澤笑著說道:
“兩位不用害怕,正如蘇某之前所言,炭毒乃是煤炭燃燒不盡而生的,只要能鐵爐不熄,就不會有炭毒泄露出來。”
“當然,日后新的鐵廠建立起來,也要加強巡視,防止炭毒泄露。”
“這炭毒不僅有毒,泄露后還易爆。”
但是等蘇澤說明了炭毒的特性,工部的兩人反而不畏懼了。
恐懼來源于未知,蘇澤已經將炭毒的產生和危害都說清楚,那炭毒反而就成了困在鐵爐中的火工了。
火藥不是同樣的危險?不也被大明用在軍事上?
當然,蘇澤并不是冶煉專業的,他只是在前世的幾個科普講座上,知道了如何提升爐溫,但是具體的后續工序蘇澤是一點不知道的。
但是對于啟發科技進步,只需要這關鍵一步就行了。
蘇澤看向萬敬說道:
“萬兄,這鐵爐需要燃燒一日,才能完全融化成鐵水,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萬敬連忙點頭,他出身冶鐵世家,自然知道整個冶鐵最重要的就是熔煉這一步。
后續的步驟,各家有各家的方法,但是熔煉的鐵水越好,后續產出的鋼材質量就越好,這一點都是各個冶煉流派的共識。
萬敬通過窺孔看到了鐵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又感受到鐵爐撲面而來的高溫,就知道蘇澤這個鐵爐火力強勁,一定能冶煉出好鐵來!
萬敬低著頭,蘇澤說自己不是冶鐵世家,卻能從研究“炭毒”入手,最后研究出了比冶鐵世家秘方更厲害的冶鐵方法。
這難道就是實學?
高閣老推崇的實學,真的有這么神奇?
上一次是《營造法式》,這一次是冶鐵,萬敬還聽說蘇澤對歷法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誠懇的對蘇澤說道:
“蘇翰林,請問如果我要研習實學,應該從什么入手?”
蘇澤看向萬敬,沒想到今天冶鐵還有意外驚喜。
聽到萬敬發問,蘇澤說道:
“不知道萬兄要研究什么?”
“實學還有不同嗎?”
蘇澤微笑說道:
“當然有不同,善惡人心,典章制度,貨殖輕重,詩詞歌賦,這些是實學的一部分。日月盈虧,天地之理,算術尺規,格物致知這些又是另外一部分。不知道萬兄要學哪一部分?”
萬敬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學習實學沒有窺探到門徑,原來實學是這么復雜的。
萬敬連忙說道:
“我還是對后者更感興趣一點。”
蘇澤說道:
“我明白了,萬兄是想要窮究物之理。”
萬敬連連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