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請廢匠灶樂諸籍疏》送到內閣,張居正反對,趙貞吉贊同,李春芳和高拱沒有票擬意見,奏疏被送到皇宮。
隆慶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奏疏傳到科道,被刊登在新《君子報》上,引發整個京師的討論。
六月二日,靈濟宮大會上,賢良文學炮轟你的文章,攻擊你的奏疏是破壞祖宗之法,是破壞大明根基。
六月四日,《新樂府報》則刊文提出“四民平等”,支持你的奏疏,并進一步支持鹽政開放。
由于朝野議論洶洶,戶籍之爭變成了地域之爭,變成了工商發達的沿海地區和農業為主的內陸地區之爭。
皇帝退回了你的奏疏,并下旨嚴禁再提起此事。
——【模擬結束】——
【是否花費2000點威望點,強行通過奏疏?】
好家伙,蘇澤上一次奏請在所有官員中實行考成法,也不過需要4000點威望值,沒想到這個政策竟然也要2000點。
但是這一次蘇澤既沒有選擇執行,也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將任務擱置起來。
果然和系統預料的那樣。
六月三日,羅萬化抱著一份報紙走進史館。
新《君子報》和《新樂府報》已經成為京師發行量僅次于官辦《樂府新報》的報紙,這讓實際負責《樂府新報》的羅萬化十分關注,他每一期都會研究這兩份報紙。
今天新《君子報》頭條是關于蘇澤的,羅萬化連忙拿著報紙放在蘇澤面前。
“一甫兄,這篇文章我吃早飯的時候已經看過了。”
成婚以后,蘇澤的早飯都在家里吃。
妻子趙令嫻不僅僅會準備好精致的早點,還會讓小廝買來市面上的幾種報紙,放在餐桌上讓蘇澤一邊吃一邊看。
“子霖兄還坐得住?”
羅萬化這個慢性子都替蘇澤著急了,蘇澤奏疏引起的爭議已經從朝堂擴散到了整個士林,那也就意味朝廷要面臨更大的壓力。
羅萬化說道:
“子霖兄,為什么不在靈濟宮大會后再上疏啊?”
蘇澤暗道他就是要在靈濟宮大會上將這個問題拋出來討論的,又怎么可能在靈濟宮大會后再上書。
這時候張位說道:
“一甫兄,子霖兄就是要讓賢良文學討論這些,所以才專程在這個時候上書的。”
蘇澤看了一眼張位,果然政治這東西還是要吃天賦的,羅萬化和自己親近,卻不如張位看出自己的心思。
但是羅萬化說道:
“匠灶之戶,關系國本,若是任由脫籍,那國本動搖的責任你怎么承擔得起啊?”
蘇澤說道:
“一甫兄,你以為朝廷是什么?”
不等羅萬化回答,蘇澤說道:
“太祖曾言,我大明鼎格,蓋元主倒行逆施,乃是承襲萬民之德運,順命革元。”
“民即為邦本!”
蘇澤這段話其實已經被儒生論述過千年了,這些年來泰州學派也經常提“民為邦本”,在現在也算是常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