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兄,要不你上疏請罪吧?”
羅萬化很想告訴兩人,蘇澤已經寫好了文章,要在明日的《樂府新報》上刊登,但是又看到蘇澤的眼色,并不準備透漏給申王二人,羅萬化將話憋了回去。
這么看來,蘇兄應該是早有計劃。
看來一切都要在明日靈濟宮閉幕的會議上見分曉了。
——
六月五日。
隆慶皇帝梳洗完畢,換上龍袍遲遲不愿意離開寢宮。
皇帝心里很煩。
靈濟宮大會開幕的時候,皇帝心情非常好,在百戲會開幕后,他還將演奏《黃河》的民間樂手召入宮中,讓樂團在宮內演奏了半天才過癮。
接下來科道和司禮監分別送上會議的記錄,會議整體上還是和諧的,地方上的賢良文學講述了地方的情況,而朝廷的重臣們也向這些地方的賢良文學解釋了朝廷的大政方針。
如果這種氣氛能持續到閉幕,那這次靈濟宮大會就是一次成功的大會,足以計入大明歷史的完美會議。
到那時就在蘇澤上疏后,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也不知道哪個科道言官,將蘇澤的奏疏泄露出去,刊登在了《新君子報》上。
這封奏疏立刻引起了朝野的巨大議論,然后就是《新樂府報》隔空開始打擂臺。
聚集在京師的賢良文學,以及京師的讀書人,又在兩份報紙的輿論引導下,在京師各地進行了論戰。
按照錦衣衛和東廠的報告,如今京師是“物議洶洶”,話題已經從廢除賤籍,變成了南北之爭上。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不是那么容易收場了。
皇帝一邊讓緝私御史王任重和沈藻繼續緝捕《新君子報》和《新樂府報》這兩個地下小報的報館,一邊又下令內閣盡快拿出平息議論的方案來。
可讓皇帝沒想到的,內閣首輔李春芳拿出來的方案,是請雙方在靈濟宮辯論,然后再讓蘇澤自辨,就由這個話題來結束這次靈濟宮大會。
隆慶皇帝不想要參會了。
可身為皇帝,有些事情又必須要做。
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心中也對蘇澤有了不滿。
你要廢除賤籍,就從匠籍和樂籍開始好了,朕肯定就準了啊!
匠籍名存實亡,樂籍也沒有多少人,這也算是自己在位的仁政。
可偏偏要扯上灶籍,又要在靈濟宮大會期間上疏!
事情鬧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最后不好收場,皇帝也只能懲處蘇澤了。
做完了心理建設,隆慶皇帝終于離開寢宮,在太監的陪伴下前往靈濟宮。
內閣帶領百官在皇宮前匯合,跟上皇帝的龍攆,浩浩蕩蕩向靈濟宮而去。
何心隱換上一身儒衫,他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混入到了賢良文學的隊伍中,在靈濟宮內的精舍就坐。
六科和都察院一些保守的言官,則看著隊伍中的蘇澤,準備在會后上疏彈劾他。
而京師的報童們,拿著墨跡剛干的報紙,大聲兜售《樂府新報》。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