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扶上關鍵崗位不能服眾,所以就將大量的崗位空著,讓副職來管事。
隆慶皇帝這招也算是釜底抽薪了,直接用李春芳等人的門生,填補了這些職位的空缺。
蘇澤不由的感慨,皇帝果然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誰也沒想到,在這次政治風波中完全沒有任何表態的首輔李春芳,竟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蘇澤這個員外郎,也從張居正那邊得到風聲,十分配合的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將手頭上的工作都交接給了葛郎中。
而蘇澤的工作也改成了一天去報館,一天去戶部,三天去東宮,重新恢復到以前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日子里。
蘇澤也正好偷閑,可以多花點時間陪妻子。
時間就這樣步入了七月。
蘇澤踏入印刷坊邊上的報館公房,就聽到羅萬化正在和國子監的采風使開會。
原本報館和史館設在一起,但是史館在皇宮內,出入非常不方便。
后來羅萬化和蘇澤商議,在原本宮外的印刷坊邊上弄了一間公房,充當《樂府新報》的編輯部。
羅萬化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主編了,他已經將采風使搜集到的物價數據列在黑板上,和采風使確定最后的情況。
羅萬化確認道:“前些日子的暴雨,導致城外遭災,城北涌入了不少逃災的百姓,城北的糧食價格漲了。”
“順天府提請戶部開常平倉,但是戶部拒絕了。”
羅萬化又說道:
“前幾天蘇總編建議,在物價指數上加上白糖的價格,諸位覺得如何?”
國子監監生張純說道:“羅總編,這白糖價格差距極大,要怎么確定這個價格呢?”
眾人看向羅萬化,市面上銷售的白糖,除了福建福清白糖之外,還有四川遂寧糖霜,最貴的就是糖霜。
糖霜如同白雪,是達官貴人府上專供的奢侈品。
羅萬化說道:
“就以東宮店鋪售賣的白糖價格作為物價指數吧。”
眾人想了想,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東宮店鋪已經打響了名氣,比起其他私營店鋪,東宮店鋪最大的好處就是供貨充足,就是有缺貨的情況,也可以從京師其他店鋪調貨。
張純又說道:
“羅總編,城北災民的消息,還刊不刊?”
羅萬化想了想說道:
“找幾個文筆好的采風使,采訪幾個流民,將他們遭災逃荒的經歷寫出來,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報紙上,給戶部一些壓力。”
蘇澤聽完暗暗點頭,這一招其實也不稀奇了。
文人,玩弄文字就是本能一樣。
宋代王安石變法失敗,一個直接的導火索,就是鄭俠上《流民圖》,神宗皇帝看完流淚不止,下令廢除了青苗法。
直接寫城外遭災的新聞,并不能引起多少共鳴,羅萬化讓人采訪流民,將他們的經歷寫成報道,那殺傷力就要大多了。
普通百姓讀了能產生共鳴,官員讀完也能明白流民的凄慘,自然就能對決策層產生壓力。
布置完了工作后,眾采訪使退去,羅萬化這才看到了角落里的蘇澤。
一見到蘇澤,羅萬化這樣的老好人也有了幾分抱怨。
“子霖兄,這報館的事情你也忒不上心了。”
蘇澤笑著說道:
“有一甫兄在,蘇某還有什么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