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遠航中發現的無主土地,自然是大明疆土。”
張居正點點頭,算是沒有深究這個問題。
張居正已經對海外的土地產生了興趣。
也對,大明內部的人地矛盾已經激烈到一定地步,作為執掌戶部的閣老,張居正自然能看出來。
而國舅李文全領著一幫勛貴,在澎湖建造甘蔗種植園的事情,張居正也有所耳聞。
如果這些勛貴豪強去海外占地,是不是也能緩解一下人地矛盾?
張居正當然也知道,光靠這些是不行的。
但是好歹多了一個選擇。
如果日后海外殖拓收益豐厚,那是不是可以把藩王也封在海外?
蘇澤不知道張居正的想法,如果知道,他肯定要強烈支持張閣老。
大框架已經定了,接下來就是垃圾時間了。
刑部侍郎李一元詢問了藩屬國來貢使團犯罪,以及海上船員在海外犯罪的問題。
蘇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屬地管轄和屬人管轄結合。
外藩使團在大明土地上犯罪,使用《大明律》判決,大明國人在外藩的領地上犯罪,也要執行《大明律》。
都察院和刑部可以派遣官員上船,在海上執行明律,如果遇到重大案件,也可以押回大明再審。
李一元對于這個答案也很滿意。
九卿廷推的最后,李春芳說道:
“蘇子霖,你將今日所講寫成奏疏遞上來。”
蘇澤早就準備這樣了,李首輔遞來臺階,他自然一口應下。
馮保和陳洪則匆忙的拿著會議記錄,返回皇宮向皇帝匯報。
閣部重臣都還有公務要處理,率先離開了兵部。
等到人走得差不多,蘇澤向王世貞和曹邦輔走去,他對著兩人深稽一禮道:
“多謝兩位大人相助。”
曹邦輔笑著說道:
“子霖你胸有錦繡,對答如流,我們可沒幫你什么。”
蘇澤真心實意的說道:
“如果不是少司馬上來就問起具體軍務,蘇某還真不一定能對答如流。”
曹邦輔哈哈一笑,他的問題和王世貞的問題一樣,都是蘇澤事先準備好,請曹邦輔問的。
朝堂辯論最重要的就是議題設置。
如果不是曹邦輔開頭就將問題凝聚在具體的問題上,蘇澤這次廷辯也不會這么順利。
要知道這些閣部九卿重臣們,都是政治斗爭的高手,他們也都是設置問題的高手。
“再下南洋是不是勞民傷財?”
“番邦使者入京會不會有損大明威儀?”
一旦陷入到這類問題席上,十個蘇澤也辯不過這些重臣。
所以曹邦輔看起來咄咄逼人,拿出一個復雜的問題來問蘇澤,實際上是幫了蘇澤的忙,給這場廷辯定了調子:這次廷辯討論都是具體的技術問題。
這自然就落入到蘇澤的專業領域了。
王世貞對著蘇澤說道:
“少司馬也對你的提議感興趣,這才愿意出手相助的。”
蘇澤還是向曹邦輔表示了感謝。
等到蘇澤離開兵部,他直接返回家中,將近日所議的寫成奏疏,然后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