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忠也是鉆了通政司沒有正使的空子。
大明對于官印有嚴格的使用規定,沒有通政司加蓋印章的奏疏,是不能送到內閣票擬的。
但是通政司有正使和副使,理論上必須有一人留在衙門,維持通政司的運轉。
但是通政司正使自從李一元離任后一直沒有補闕,所以只有楊思忠一個副使在衙。
而通政司遲遲沒能補缺的原因,是吏部推了幾次都被六科給駁了。
前任通政司李一元多次幫助蘇澤,楊思忠是李一元的同榜“好友”,六科不愿意再讓楊思忠轉正。
九卿廷推上,六科是擁有人事權的,這也是六科以小制大重要的權力。
當然,也不是說六科就能決定九卿重臣的任用,理論上六科只是對廷推人選有“建議權”,如果內閣和吏部強行推人,六科也是沒辦法阻擋的。
但是通政使這個職位也不是那么緊要,通政司沒有正使,在楊思忠的領導下也能運轉下去。
于是內閣和吏部干脆就不再廷推通政使。
卻沒想到,讓楊思忠鉆了空子。
楊思忠請病假,通政司自然要封還大印。
楊思忠將蘇澤的奏疏遞上去,就果斷上書請病假了。
次日,隆慶皇帝昨天已經聽完了陳洪和馮保的匯報,今日就拿到了內閣票擬后的蘇澤奏疏。
看完了蘇澤的奏疏后,隆慶皇帝看向李芳說道:
“奏疏先留中吧,看看科道怎么說。”
李芳拿起蘇澤的奏疏來到中書科,經過中書舍人謄抄后發往六科和都察院。
等到六科拿到蘇澤的奏疏,給事中們紛紛炸開了鍋。
刑科給事中沈束拿著蘇澤的奏疏,大聲說道:
“如此禍國殃民之言,內閣竟然全數同意!”
六科給事中們群情激奮,他們呼喊道:
“上書!上書!”
沈束回到座位,開始奮筆疾書,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都察院中。
次日,六科和都察院的奏疏堆滿了通政司,可面對這些奏疏,通政司的官員們互相看了看,楊思忠告病在家,通政司正使空缺,衙門大印已經被封存。
通政司官員們,都圍著右通議裴清。
“裴大人,六科和都察院的奏疏怎么辦?”
裴清咬牙道:
“還能怎么辦,楊大人已經封印,沒有加蓋大印的奏疏你敢送內閣?”
通政司的官員們紛紛退后,用錯官印可不是鬧著玩的,明初的空印案可是砍了不少人頭的。
“先將這些奏疏封存,等楊大人回來再處理!”
——
七月二十四日,隆慶皇帝喊來李芳道:
“外朝對蘇澤的奏疏可有議論?”
李芳其實也已經知道了楊思忠告病的事情,但是面對皇帝的詢問,李芳還是選擇裝糊涂。
他“實話實說”的說道:
“陛下,這些日子沒有奏疏遞上來。”
隆慶皇帝又看向陳洪,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