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撕拉幾聲。
楊超躍的雪紡裙擺,被撕開幾條不規則的破口。
然后把裙子往上提,在腰間用面攤上的麻繩系住,讓裙子看起來像是短款的乞丐裝,露出臟兮兮的腿。
再把剩下的麻繩系在手腕和腳踝處,古代的乞丐一輩子也接觸不到取取暖的棉大衣,冬天只能用這些稻草系成的麻繩捆在身上取暖。
“臺詞記得怎么樣?”
“記住了。”
楊超躍流利背誦一遍江陽寫的臺詞。
康文沒從客棧里出來,應該還在忙著布置道具。
還有時間準備。
“最后是乞丐的儀態,直接給講關鍵點,你能記多少記多少,乞丐很久沒有吃飽飯,身體虛弱所以走路時要彎腰駝背,腳步拖沓……”
同一條街不遠處的客棧,嚴閔站在鋪有粗糙石板的大堂中央,看著大門換成了雙扇木門,窗戶換成了間隔較密,糊有白紙的直欞窗。
這些都是符合三國時期的門窗。
“太新了,弄得到舊門窗嗎?還有窗欞斷面脂油光锃亮得能照見人影,三國百姓哪來的桐油拋光?”嚴閔摘下對講機和道具指導說了幾句,便問一旁正在看牌匾設計圖的康文。
“嚴導,真來不及。”
康文一副苦瓜臉:“明天就要開機,時間太緊了,我群演試戲都還沒試完呢,要不弄些破洞和污漬做舊吧。”
“這種簡單的做舊不逼真,觀眾看得會少些沉浸感。”嚴閔蹙眉。
“我們拍的又不是電影,道具細節方面不用這么吹毛求疵,太燒錢了。”
康文著實有些無奈。
他被喊來,折騰完客棧擺件,跟著嚴閔把大堂桌椅過了一遍。
客房的衣柜要換成對開式,廚房土灶上的鐵鍋,鍋鏟,勺子等廚具必須要有銹跡。
這些符合三國時期的家具,真正在開拍環節,未必會全部拍攝進去。
要不說《極限挑戰》節目組總是缺經費呢,這么要求嚴苛,花的錢可不少。
換做是其他綜藝導演,早就糊弄過去了。
誰會這么折騰啊,省下來的錢大家一起揣兜里不香嗎。
嚴閔執導綜藝的風格就是這樣,非常注意觀眾的感官。
“說我吹毛求疵,你好到哪去。”嚴閔撇了康文一眼。
他給置景師記了幾個要點,回頭便對康文說道:“你在群演的挑選方面,要求可比我高多了,群演身上花的經費就不燒錢了?”
“那不一樣,觀眾看的就是人物之間的互動,mc嘉賓和群演的互動,也是一大看點,今天燦星簽過來的兩個群演就很不錯,一男一女,就在面攤那等著我試戲呢。”
“哪個面攤?”
“就是這條街的面攤,沒用柴火灶,用的是煤塊,反正拍的時候看不到。”
“哎去去去,啰里吧嗦,試你的戲去,聽你說好幾遍了,完事早點過來。”
嚴閔擺手把康文趕走。
回身看著康文邁出客棧大門的背影,琢磨道:“三國時期,受戰爭影響,老百姓商業經營方式不多,有面攤嗎?”
嚴閔掏出手機查資料。
如果不符合歷史背景,面攤就得撤掉,這種小事康文不至于和他唱反調。
康文剛邁出客棧,向面攤的方向看去,他的表情像是突然被定格住,眼睛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