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仔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一臉茫然。
沈崇在窗邊抽根椅子坐下,年三十的惆悵蕩然無存,心里只剩下惴惴不安。
我還能活嗎?
看他那魂不守舍的樣子,梁仔試圖開導:“我總覺得你和嫂子這樣下去不行的,大過年的,你就和我這單身狗一起過了。不然你想個法子唄。”
“人類的事情,狗子少管!”
沈崇收回心思,罷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到時候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老林總不能真掐死我吧,見招拆招好了。
這又不能怪我!
哼!
呃,不過那身材是真好啊。
“老大,以我之見,其實換個嫂子也挺不錯的。”
狗子這是在報復。
“別和我說話,我在思考人生!”
“不對,老大你的表情不對,我覺得你在想很淫蕩的事情。”
“就你話多!”
年三十就這么在一片雞飛狗跳中度過了,沈崇在醫院呆到十二點過,然后連夜開車回家。
他必須找點事情把自己腦子放空,不然的話,他能通過腦補把低像素低畫質的驚鴻一瞥強行填充像素,消除馬賽克。
回家之后在客廳里對著空氣打一陣拳,然后繼續琢磨動態視頻識別腳本。
說來也是神奇,他竟因禍得福了。
腦補填充像素竟為他打開了新思路!
當前市面上通用的監控視頻自動識別程序,都有個通病。
這些程序可以識別畫面中高速移動的個體,但卻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個體在原地站立時的劇烈運動。
舉個例子,一個人在監控視頻中快速跑過,百分之九十九的市面程序都能準確發出警報。
可如果是兩個人一邊打架斗毆一邊通過監控視頻角落,99.99%的監控程序都響應不過來。
這才是沈崇需要去克服的難點,也是當前市場環境下很多公司都無法突破的難點。
他想把天網監控系統真正運用起來,絕不能僅僅滿足于捕捉高速運動的個體。
不然,兩個小孩子一前一后從畫面中跑過,又或者一個人騎自行車路過,腳本都發出警報的話,僅蜀都市區周邊的監控,都能讓他每秒鐘至少被警示幾十次,這東西就毫無意義。
沈崇想達到的動態捕捉效果,必須跳出移動捕捉的框架,進入原地劇烈運動的新境界。
舉個例子,一個人正常出拳時,拳頭往前推進的極限速度大約能達到七八十公里每小時,但如果動態捕捉識別出來,鏡頭里的生物出拳時的拳頭推進速度達到一百多公里每小時了。
那么這事多半就和妖怪與靈能者有關!
再不然,如果鏡頭中只是兩個普通人提著棍子在互擼,棍子頂端的速度也達到每小時百多公里了,就算這事和靈妖無關,那也是要見血傷人的糾紛,報個警不過分。
只要別人沒蠢到在攝像頭面前干架,想做到個體原地運動的準確判定,以當前的分辨率,那就必須進行像素填充!
再舉個例子,倘若運動個體如同剛才的老林那樣,只在角落出現,占據160*160的像素,那么想算出其手腳動作的具體速度,很難。
可如果通過人工智能演算,同步往里面填充像素,讓160*160的馬賽克畫質變成模擬演算出來的1600*1600高畫質。
理論上就可以快速計算出其手腳和軀干的運動速度,進一步推算出其運動能力和傷害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