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的球迷裝逼,樂評人們吹捧,一些歌手蹭熱度談版權想要在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唱……孫策還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有的聽眾,將這首歌,和孫策的籃球經歷聯系到了一起。
這好幾年過去,孫策加入NBA的“傳奇性”,被媒體揣測得越來越魔幻了。
現在,最新的一個版本出爐:
孫策從小就熱愛籃球,高中時期在中國打遍高中生無敵手,想要進入籃球水平最高的NBA打球,所以來到美國。
但是,那些美國名校都瞧不上這個來自東方的少年,最終,孫策只能選擇就讀于非NCAA一級聯盟的菲尼克斯大學。
結果,菲尼克斯大學校隊也有眼無珠,沒有讓孫策這位天才進入NBA。
對于這兩點,球迷們表示可以理解,因為中國高中籃球水平幾乎算不上有什么水平,就沒幾個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是正經念完高中出來的,有天賦沒有展現出來,那些學校也無可奈何。
但太陽隊主教練金特里慧眼識珠,發現了孫策的天賦,在作秀一般的隊內訓練賽中,發現孫策或許可以適應NBA,讓孫策參加了一場無關緊要的謝幕戰,打出了精彩的一場比賽。
就在孫策以為自己將會留在太陽隊的時候,太陽隊管理層不顧金特里教練的意愿,沒選金特里,選擇了培養德拉季奇。
最終,孫策被另一位眼光好的教練老尼爾森選中。
努力多年,磕磕絆絆,孫策終于成功進入NBA,在勇士隊冒頭,在灰熊隊一飛沖天……
雖然以前也冒出很多奇怪的傳聞,但沒有這么完整,沒有這么有邏輯,沒有這么真……第一次知道自己進入NBA的經歷居然如此曲折。
這個,還將孫策的那些球迷裝逼的一個觀點引用了。
那些球迷覺得,孫策一開始可能并沒有想到成為一名巨星,只是想要進NBA,且為此努力了多年。
只是一直在努力著,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有球迷做理解的能力很厲害,愣是聽出了孫策自己都沒有想過的一個觀點——他孫某人想要借自己的經歷、用這首歌,來給那些處在迷茫狀態的年輕人動力。
更深入的理解是——他孫某人一開始不覺得自己有天賦,只是一直在努力,不愿放棄,努力的原因不是因為有天賦,而是努力過后,打出了成績,才讓人感覺他有天賦。
深入的理解,勵志感更強。
加上孫策本來就有努力這個標簽,孫策自己差點都信了那個“進入NBA的曲折經歷”。
孫策看著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得越來越火的“聽后感”,不知道如何回應,就不準備回應了,由他們去揣測吧。
總歸是一件正面的事情不是……尤其是這些觀點如果傳到國內,會不會影響到一些國內的運動員,讓他們更努力一點?
他孫某人不想和大魔王搭檔啊!想要更好的隊友,10年20年,他可能都等得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