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隊球員們,低垂著頭走進更衣室。在斯臺普斯球迷炙熱的歡呼聲到比賽之中。
球迷的影響,運氣的影響,再加的壓力。
湖人領先13分,這個中場的比分差距,對勇士來說是不算大的。
勇士隊經常上半場臨近結束時落后十分左右然后史蒂夫-科爾換上五小陣容,上去打一波把比分就給扳平了。
但是他們對湖人,沒有這么高的信心。
勇士隊對其他的球隊,有能保持強大的自信,可就是對湖人隊,他們沒法自信。
史蒂夫-科爾道:“他們除了余歡,其他的球員都不值得我們在乎。”
史蒂夫-科爾開始給球隊做心理建設,球隊的建設要一步一步的推進,今天球隊暴露出了信心不足的問題,那自然就得解決這個問題。
史蒂夫-科爾選擇把余歡和湖人隊,割裂開來表達。他通過這樣表述,讓勇士隊至少在對“沒有余歡時的湖人隊的時候”,能展現出他們固有的“氣吞萬里如虎”的吃人氣勢。
先解決這個問題,再慢慢緩解球隊對余歡的壓力。
史蒂夫-科爾的工作不算太難,他的工作重點只有湖人而已,并不像其他的球隊一樣,還有勝負的壓力。可就這樣一件事情,對史蒂夫-科爾而言非常的困難。他必須把所有的小問題,全都掃平,否則任何的一點細節,都有可能導致失敗。
勇士隊下半場比賽是有變化的,他們打的更加放松了一些。
湖人則還是原有的狀態,余歡跟隊友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他能利用遠距離的傳球,做到指揮若定。
湖人占據著主動,勇士隊需要在比賽節奏上,再花費一定的精力,來穩定他們的慢節奏。
史蒂夫-科爾跟助理教練盧克-沃頓商議過后,還是決定不要提速了。
勇士隊本來也不是一支始終貫徹高速的球隊,他們打的不特別快,但是能在某些時間內,展現出高速。只是打湖人,他們非常克制自己的速度,他們絕不提速。
但是沒有速度,沒有爆發,他們追分非常痛苦。
余歡把速度帶的很快,勇士只要自己跟上余歡的速度,他們馬上就能起速,可他們不敢。這種痛苦,持續了半節,分差還在10分左右徘徊。這個時候,斯蒂芬-庫里急了。
斯蒂芬-庫里跟克萊-湯普森、德拉蒙德-格林簡單的一溝通,他決定把速度推起來。
寧在雨中高歌而死,也不要在一個溫吞的節奏中,成為那只被溫水熬煮的青蛙。
勇士提速,他們要高歌猛進。史蒂夫-科爾站起來走到場邊,但沒有阻攔。片刻后,他又回到了座位上。
史蒂夫-科爾不想站在場邊,給球員壓力。他這個舉動就代表,他已經默認了球員的提高速度。
勇士隊提速,余歡也開心。
扎克-拉文本場比賽的爆發一扣之后,湖人好長時間沒有爆點了。對手的速度特別慢,湖人的快,也沒法盡興。
新換的戰術,速度是特別快的。快起來的時候,大約只要五秒他們就能結束一次進攻。快是很過癮的一件事,但這種極限速度,目前為止余歡也只在訓練中嘗試過,在比賽中是沒品嘗過的。
這下,他們可以把速度推起來了。
斯蒂芬-庫里的搶投彈筐而出,打了一整場比賽的慢節奏,陡然拉快節奏以后,他還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斯蒂芬-庫里雖然打鐵了,但他很興奮。那種緩慢的節奏,實在太折磨人了。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是在追求更快的。
出行更快、網絡連接更快、購物更快……當然也有違背常理的,追求更慢的事情。
但是在籃球場上,快的風馳電掣,才有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才能打出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
勇士隊快速的推動了一次進攻,他們隨后如大海退潮一般,向后場退防。
湖人的推進也快,在攻守轉換的這一瞬間,兩支球隊就好像是在做短跑的田徑比賽。
湖人更快,他們的球員跑動速度更快。扎克-拉文這種,十足像脫韁的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