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這所以他們沒有受過傷,所以人更自視甚高。
余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很明確的站邊游泳隊,對澳大利亞的游泳隊發出了強烈的不滿。
余歡在表達不滿的時候,算是比較沒有禮貌的。他說了好些在播出的時候,會被替換成“嗶”聲的詞。
余歡覺得無所謂,愛麗絲卻表示很不高興了。
愛麗絲全家都住在細膩,她雖然不是澳大利亞人,但其實也差不多。畢竟澳大利亞基本上也都是移民,跟他們的老家愛爾蘭人基本上屬于同類。
這是愛麗絲跟余歡的第一次爭吵。
余歡生氣,他不能跟愛麗絲置氣,他的火只能撒在澳大利亞隊身上。
澳大利亞是能排出一個純NBA球員組成的首發陣容,他們還有非常優秀的本土球員。
余歡賽前說的那些話,在澳大利亞人看來非常過分。
安德魯-博古特說:“我們會教訓他的,他的嘴一直很臭。”他賽前對記者這么說,比賽時也這么跟余歡說。
余歡搖搖頭,道:“想打敗我的多了,你問問美國隊的那些兄弟想不想打敗我,你再問問法國隊的那些兄弟想不想打敗我。”
“美國隊先讓他們贏一局,法國隊昨天已經被我做掉了。你說教訓我就教訓我,你以為你是誰?”
大家也沒什么語言上的障礙,余歡很純的英式英語口音,還在美國跟黑人學過一些他們的說唱。
余歡用英式口音說黑人的說唱,風味十足。
關鍵是,在英語的文化圈子中,英式口音一直被認為是很有文化的。
在美國是這樣,在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澳大利亞當然也這樣。
安德魯-博古特跟余歡一交流,他下意識就覺得余歡高貴,可緊接著他又被余歡的表達懟的難受。
安德魯-博古特很難受,他沒有任何的辦法,回懟的時間已經來不及了,裁判已經準備要開球了。
余歡站在后場,雙手叉腰。他筆直的站著,以前宮指導見場上有球員筆直的站著,肯定要說兩句。但是余歡,他就假裝沒看見。
阿聯跳球贏了,安德魯-博古特跳早了。他被余歡激怒了,跳球的時候有點用力過猛。
阿聯球給的很正,余歡右手觸球,迅速往前一推。而后他整個人跟著奔跑起來。
余歡向前狂奔,馬修-德拉維多瓦跟著逼迫上來,他在騎士隊幾乎都沒有跟余歡對位的機會。
要知道馬修-德拉維多瓦只要對上余歡,立即成為場上的一個大漏洞。這個漏洞會被余歡抓住,狠狠的捏爆。
澳大利亞男籃只能用馬修-德拉維多瓦,也是因為FIBA的中鋒可以蹲在籃下,他們把空間塞住,馬修-德拉維多瓦只要封余歡的投籃就行了,至于被過,那就被過吧!
余歡本來的計劃是有機會就投的,而且他也不要求嚴格逼近三分線投籃,只要進入他的射程,他就直接投籃。他這幾場比賽,對位的都是NBA的控衛,把節奏打回NBA,余歡也不怕誰。
但是余歡這球,想針對打安德魯-博古特。
安德魯-博古特跟他的游泳隊的同胞一樣,嘴都很臭的。
于是余歡啟動之后,迅速完成了過人。
余歡直奔籃下而去,面對安德魯-博古特,余歡暴力而起,他強行在空中制造對抗,把球從腦后往前一勾。
球打板,進筐。而且,哨響。
安德魯-博古特試圖去找裁判理論,裁判根本不搭理他。
FIBA的裁判也認識安德魯-博古特,他們都知道這不是一個干凈的球員。
大家都是都可以算是一個圈子的,安德魯-博古特又是這個圈子,比較出名的人,誰還不知道誰呢?
安德魯-博古特的嗷嗷叫沒占到便宜,他馬上就安靜了。回過來他在進攻端掩護的時候,試圖用屁股把余歡頂倒。
余歡繞開了,清清的提醒很及時。
繞考掩護以后,余歡迅速判斷了馬修-德拉維多瓦的持球行進路線,余歡堵在路上,再次完成了防守上的對位。
馬修-德拉維多瓦只能傳球,他們的這次掩護配合,等于是徹底失敗了。他們完全沒有制造出,他們想要制造的空間。
帕蒂-米爾斯拿到球,直接是試探步跳投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