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道:“大王,孟嘗君如此極力勸說大王伐齊,無非是想要借機擴大他的薛邑封地,將周圍齊國土地吞并。大王不可為了他的一己之私而讓大魏利益受損啊。”
還有人道:“大王,齊國如今雖然大敗,衰落已經成為定局,但是孟嘗君所言的攻破臨淄覆滅齊國,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一些,臣以為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今秦韓都已經開始退兵,若是大魏繼續攻伐的話,萬一被秦韓來了個背后偷襲又該如何?為今之計,應當穩穩吃下大宋和方與兩郡,便足矣。”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孟嘗君偌大的名氣,從齊國入魏直接出任相邦,也不知道絕了多少魏國大臣的念想。
加上孟嘗君其人心高氣傲,行事又頗為霸道,自然又更加不為眾人所喜,以至于今日一走之下竟然遭到了同僚們的群起而攻之,就連幾個往日和他頗為親善的魏國大臣也是一言不發,沒有任何想要為他解釋的意思。
而且這些大臣們的話也不是單純對孟嘗君的攻訐而已,魏王仔細一想,發現他們說的其實都挺有道理的。
魏國畢竟不是當年的那個霸主魏國了,和趙國一起平分齊國?孟嘗君作為曾經的霸主國相邦自然是敢這么想也敢這么做的,但從魏王這么一個朝不保夕的二流國家大王立場而言,他更愿意安安穩穩的開疆拓土,小富即安。
一舉滅掉齊國,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大了,對于魏國來說,野心太大不是好事,甚至反而可能會把自己個撐死!
飯,還是得一口口吃才行啊。
況且,現在魏國又不是沒有好處。
宋國的富裕那是天下皆知,陶郡是秦國的,寡人也不去和秦國搶,只管拿到剩下來的大宋郡和方與郡,同樣美滋滋不是?
魏王一念及此,長出一口氣:“行了,寡人明白了。傳令到高唐,讓芒卯速速回師,駐守大宋郡和方與郡吧。”
……
秦國,咸陽。
秦王高坐上首,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不僅僅是秦王,穰侯魏冉同樣也是喜上眉梢。
兩大秦國頭面人物都是如此,大殿之中的秦國眾臣無論是身為哪一派的,自然也都是喜氣洋洋。
打了勝仗,自然是開心的。
魏冉開口道:“大王,高唐城一戰大破齊軍,為大秦之前的函谷關之戰而雪恥,究其原因乃是大王領導有方,臣不勝敬服!”
魏冉說完之后,恭恭敬敬的朝著秦王行了一禮。
魏冉這么一帶頭,大殿之中自然是一片馬屁如潮。
秦王面帶笑容的看著魏冉,心中卻好像吃了個蒼蠅一般,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少了不少。
這魏冉為什么跳出來對秦王大加吹捧呢?當然不是因為魏冉突然想明白了,不再跟秦王爭權奪利了,而是因為……陶邑。
眾所周知,魏冉一直以來都想要陶邑作為封地。
現在這高唐都打下來了,陶郡眼看就是秦國的領土了,魏冉這時候跳出來示好,那意思就再明顯也不過了。
趕緊把陶邑封給我啊!
秦王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番,有些不情愿的朝著身邊的一名寺人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