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寺人會意,立刻向前兩步,拿出一份早就已經擬定好的詔書念了起來。
“穰侯魏冉公忠體國,對大秦多有功勞……今將其封邑遷至陶郡,食邑十萬戶!”
魏冉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直接朝著秦王拜倒:“臣謝大王隆恩!”
秦王看著魏冉這個樣子,心中別提多膩歪了。
依照秦王的心思,別說是陶郡了,就是一個陶邑城他也不想給的。
但沒有辦法,魏冉不但有太后的支持,而且在外面還有趙國給他背書,這一里一外兩大壓力之下即便是秦王也無可奈何,干脆大筆一揮將整個陶郡都給了魏冉,也算是在太后那邊賣個好。
總有秋后算賬日。
秦王忍住心中的不適,好生勉勵了魏冉幾句,一時間大殿之中一片君臣相得的景象,也是引來了無數贊嘆,作為大殿角落的史官更是奮筆疾書,頗多褒揚。
終于,雙方的演戲節目圓滿結束,進入了真正的議事環節。
議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白起究竟要不要從中原抽身。
秦王咳嗽一聲,道:“從眼下的局勢來看,那趙主父如今明擺著是想要繼續進攻齊國,攻克臨淄甚至謀求更多的東西,有人向寡人建議大秦應當也在其中插上一腳,讓白起繼續率軍配合趙國伐齊,所得收益自然是和趙國平分,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有了答案,只不過秦王在接到了高唐城的戰報之后又產生了新的心思,這才再次拿出來作為討論。
主要是……齊國輸得太慘了,幾乎是連底褲都要輸掉了。
這讓秦王覺得,自己和大秦或許可以從齊國那邊得到更多的東西。
然而秦王的這個議題剛剛拋出來,就遭遇了魏冉為首眾多秦國大臣的反對。
魏冉正色道:“大王,白起將軍在中原征戰已經將近半年,士兵們多已開始思鄉,況且如今中原又是雨季,加上秋收將至,實在是不宜繼續作戰下去啊。再說了,就憑那趙國一國之力,又能從齊國那邊得到多少東西呢?”
秦王看了魏冉一眼,知道自家這個舅舅其實就是巴不得秦國這邊早點結束戰爭,他好趕緊派人去接手陶郡。
只不過魏冉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理由也是相當充足,加上附和者甚多,倒讓秦王一時間有些無法反駁。
再轉念一想,陶郡雖然是魏冉的封地,但本質上還是秦國的領土,秦國獲得了陶郡之后就等于是在中原打下了一顆釘子,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更何況秦國還把義渠也拿了回來,兩個郡的土地和人口擺在這里,收獲不可謂不豐厚了。
這么一算的話,魏國的大宋郡和方與郡也就那么回事。
至于四國伐齊的發起者趙國,現在的收獲也就一個高唐城和小半個河間地,算起來甚至還沒有秦國多呢。
退一步說,趙國就算真的能孤軍攻破臨淄,難道還能滅了齊國不成?
一想到這里,秦王自己都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
或許是寡人真的想多了。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么就讓這趙國人放手好好的撈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