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還真是。
牛翦咳嗽一聲,干巴巴的說道:“這個……反正我就是支持大王!”
牛翦也是老資格了,但和肥義抬扛……玩嘴皮子可不是牛大將軍擅長的領域。
肥義有些無奈的瞪了牛翦一眼,轉過頭來,正色朝著趙何道:“大王真的打算讓二十萬大趙將士在臨淄城外渡過冬天嗎?老臣并非是想要攪了大王的興致,但此事實在事關重大,還請大王慎重才是啊。”
二十萬能征善戰的兵馬,對于趙國來說那絕對是至關重要的,君不見齊國以天下霸主之身,損失了三十萬兵馬之后就一蹶不振了么?齊國的人口可比趙國多得多。
肥義的擔心就是這里,萬一要是因為軍糧和冬天這兩大因素導致趙軍在臨淄城下出了什么意外甚至是被齊國人逆轉戰局的話,那趙國就真的虧炸了。
趙何看著肥義,心中多少也有些感動,畢竟是忠心老臣,凡事都要把后路考慮得清清楚楚。
只不過嘛……
趙何笑道:“肥相多慮了。這二十萬兵馬若是在臨淄城外過冬的話,那確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不過……誰說我大趙的兵馬會在城外過冬的?現在距離冬天還有差不多四個月的時間呢,難道肥相以為這三個多月的時間不足以讓主父攻克臨淄?”
肥義愣了一下,忍不住問道:“三個月就能攻克臨淄?”
不僅是肥義,在場的諸多趙國大臣同樣也是面帶驚訝,就連一旁的趙國大將軍牛翦也是如此。
城池越大,就越難攻克,這是整個冷兵器時代的常識。
事實上別說是現在這戰國時代了,直到一千多年之后,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率領十萬兵馬圍攻濟南三個月,最終的結局卻是無功而返被迫撤退,后來不得不繞過濟南直取南京。以朱棣統兵之能,華夏千年軍事知識裝備之發展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現在這個堪稱“上古”的時代了。
像臨淄這樣的當世第一大城,想要在三個月內攻克?即便是不知道歷史,但同樣早就對戰爭無比熟悉的肥義以及趙國眾大臣來說,也都是天方夜譚一般的事情。
肥義欲言又止。
原本想要反駁的,但是話到嘴邊……突然又有些沒有底氣。
倒不是因為趙何大王的身份。
肥義可是趙何爺爺趙肅侯留下來的“托孤重臣”,不要說是趙何這個大王,就是趙何他爹主父坐在這里,肥義一樣是想說啥就說啥,只要他樂意。
關鍵在于,趙何這個大王在軍事上的名聲,那可是早就已經打出來了。
兩次上郡之戰,伊闕之戰,再加上剛剛發生的高唐之戰,每一次趙何的預測都是準確無誤的。
有了這樣的例子在前,誰又敢說趙何“三個月攻克臨淄”這樣的斷言一定是錯的?
肥義沉默半晌,左右看了看周圍的同僚。
大將軍牛翦面無表情的坐在那里,從那專心致志的視線來看,可能在研究著面前黑木桌案的紋路。
司寇周袑低頭把玩著腰間的帶鉤,以他那溫和的笑意而言,估計是要把這帶鉤當成傳家寶傳給孫子。
大行人仇液仰頭朝天,正盯著大殿的梁柱發呆,多半是打算回去在自家府邸里學習一下這已經看了幾十年的龍臺裝修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