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孟嘗君,還真的就是陰魂不散,死死的要拉著寡人給他解圍啊。
說實在的,趙何其實是不怎么想搭理這次戰爭的。
原本在趙何的意想之中,秦國人出兵是必然的,只不過出兵的路線應該是沿著崤函通道直接東出,借道韓國攻入魏國境內直接威逼大梁城,一方面可以迫使魏國割讓更多的土地給秦國陶邑,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借此讓趙國少一個盟友。
然而秦國人卻出乎趙何意料的選擇了攻擊河東,這其實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國的領導層信心也不是很足。
換句話說,秦國若是此刻和趙國正面開戰的話,秦王和魏冉這些人的心中是沒有太多底氣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秦國才沒有選擇更加立竿見影、能夠最直接和楚國產生呼應并遏制趙國的東出中原,而是選擇了更加保守的攻擊河東。
很顯然,秦國的意圖就是先把河東穩穩拿下,增強自己的實力和進軍中原的底氣,然后再慢慢的合縱連橫,找機會對付趙國。
仔細一想的話,這倒還挺符合如今這位秦王的隱忍風格。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反而給趙何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趙何眼珠子轉了幾下,咳嗽一聲,道:“薛公啊,這樣吧,寡人這邊呢也要和諸卿去商議一下,此事究竟具體如何進行,應該還要過幾天才能給你答復。不過你放心吧,魏國是大趙的盟友,寡人是肯定不會眼睜睜的坐視魏國被秦國侵略的。”
孟嘗君聞言一愣,隨后臉上閃過幾分不滿的神情。
在這位孟嘗君看來,趙何的這番話顯然敷衍的成分太大了。
于是孟嘗君正色道:“不瞞大王,外臣還是希望趙國的決策能夠更加的堅決一些。大王在元旦大朝議之上的發言,外臣也是略有所聞。由于某些國家和心懷異心之人的暗中攛掇,似乎很多人都對大王當時的那番言論頗為不滿,更有人希望大魏也能夠加入到反趙的行列之中去。如此種種,還請大王三思啊。”
趙何一聽,臉色頓時就變了。
孟嘗君這個混賬東西,這是在威脅寡人如果不援助魏國,魏國就要加入到反趙同盟之中去?
趙何深吸了一口氣。
穩住。
必須穩住。
要穩住的不僅僅是趙何的情緒,還有魏國這個盟友。
縱觀當世,除去被脅迫出兵的燕國不算,趙國眼下真正的盟友還真就只有魏國一個了。
如果魏國也站在了趙國的對立面,那么趙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舉世皆敵,就要變成第二個齊國了。
以眼下趙國剛剛吞并齊國的情況而言,這絕對是再糟糕不過的變化了。
趙何重重的咳嗽一聲,一拍桌子:“薛公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