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桌子一拍,倒是把孟嘗君給嚇了一跳,手中剛剛舉起的酒爵都晃了好些出來,撒到了袍袖上。
趙何起身離席,十分熱情的抓住了孟嘗君的手,用力搖晃:“薛公啊,魏國和趙國之間的友誼,那是源遠流長,是經得起考驗的。如果說大趙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信得過的盟友,那一定非魏國莫屬!至于你我之間的私交,想想薛邑現在的光景吧薛公,寡人就不用多說了吧?”
孟嘗君顯然被趙何這突如其來的熱情搞得有些不清楚狀況,茫然點頭。
趙何正色道:“你也是齊國人,應該知道齊國人那都是很悍勇的,對不對?沒有兵力去彈壓,這分分鐘齊地就要大亂啊。本來嘛,彈壓的兵力其實有個十萬八萬也就夠了,但偏偏這個楚國人不知好歹還要跑去莒城,這樣又拖住了寡人的十萬大軍。所以,不是說寡人不想救,實在是現在大趙的困難在這里。”
孟嘗君這個時候回過神來,道:“可是……”
趙何直接打斷了孟嘗君的話:“可是!寡人是什么樣的人?寡人對待盟友,那從來都是掏心掏肺,毫無保留的。這樣吧,寡人現在有一個方案,薛公你想不想聽一下?”
孟嘗君能說什么?當然是:“大王請說。”
趙何松開了孟嘗君的手,重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將手悄悄的用袖子內層擦了一下,不動聲色的說道:“眼下這個情況,無論是大梁還是邯鄲,馳援河東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一點薛公還是要承認的。”
孟嘗君沒有說話。
趙何繼續道:“但是,人們常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這就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動態的目光去看待一件事情。”
孟嘗君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什么,道:“所以大王的意思是……”
趙何笑道:“寡人的意思很簡單,為什么要去救河東呢?直接把陶郡打下來,不就行了嗎?”
孟嘗君沉默了。
足足半晌過后,孟嘗君才道:“河東乃是我大魏故都所在,豈能不救?”
趙何笑著搖了搖頭,道:“薛公也是有才之士,難道還沒有發現魏國當年為什么會失敗嗎?因為魏國的疆域被分割成了東西兩塊,所以總是容易首尾不能相顧,被秦、齊、楚三面來攻,最終導致失敗。如今時移世易,魏國西部只剩下了河東郡這最后一處地方,與其如此繼續牽扯魏國兵力,不如干脆舍棄河東而攻下秦國陶郡。陶郡之富庶天下皆知,若是以陶郡換河東,魏國不但徹底的甩去西部的包袱,而且還能夠將所有東部的領土都連成一片,從此專注中原,反而是大賺特賺了。”
頓了一頓之后,趙何又輕聲道:“而且,這樣做之后,薛邑的領地……不也更加容易擴張嗎?”
孟嘗君舔了舔嘴唇,突然感覺到有些口干舌燥。
趙何所說的話,在孟嘗君聽來其實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如今的魏國重心全在中原,河東郡對于魏國來說只不過是一片飛地罷了,更加重要的意義其實還是在于它是魏國的起家之地。
但孟嘗君又不是魏國人,什么祖地不祖地的,孟嘗君并不在意。
陶郡作為一等一的中原富庶大郡,雖然面積和人口都比河東郡要少一些,但是從經濟和國力的角度來說,反而給魏國的助益更大。
孟嘗君思考了一會,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還是有些猶豫:“可若是被秦國奪取了河東,那也不太好吧。”
趙何一拍大腿,笑道:“當然不好!所以,若是薛公和魏王覺得寡人的提議有道理,那么……與其把河東給了秦國,那為何不干脆把河東給寡人和大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