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公孫龍、魯仲連三大巨頭鼎立,最終的結果是鄒衍北上入燕,公孫龍黯然歸趙,勝利者是誰可以說是再明顯不過了。
不過,鄒衍此刻為什么會突然提起這件事情呢?
鄒衍顯然看出了蘇秦心中的疑惑,道:“蘇卿,老夫剛剛得到的消息,魯仲連……嘿,已經死在莒城了。”
“什么?”蘇秦吃了一驚。
在這個時代,諸侯可是對于士人可是極近拉攏的,魯仲連這種當代大儒士人領袖的死,絕對是一個極具轟動性的新聞。
鄒衍嘆了一口氣,道:“蘇卿在齊多年,對魯仲連的性格應當是知曉的,此人身為儒者領袖,對行法家之道的趙、秦等國素來反感。加上其又是齊人且極為愛國,因此在趙軍破莒之時率眾弟子于城中死戰不退,終被趙軍所殺。”
蘇秦臉上也露出了惋惜的神情,道:“趙王其實是個愛才之人,若是魯仲連愿降,想必就是另外一番結局了。”
鄒衍嘿了一聲,道:“老夫聽說在攻破臨淄的時候魯仲連就在臨淄城中當了俘虜,后來是趙主父網開一面將其放走,其離開臨淄之后又去了莒城,這一次倒是沒當俘虜,得償所愿了。”
蘇秦不想再扯淡下去,正色道:“魯仲連之死的確頗為可惜,但是不知道又和方才鄒卿所說的趙國之事有何關系呢?”
鄒衍似乎是喝得有點多了,臉上明顯的露出了兩坨紅潤,笑道:“自然是有關的,臨淄被攻破之后,稷下學宮也就此不復存在,諸子要么當了趙國人的俘虜,要么就逃亡他國。這對于華夏難道不是一大損失嗎?好在老夫剛剛得到消息,新的學宮很快就要建立了。”
“新的學宮?”蘇秦的心中微微一動,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抬頭看向了鄒衍:“鄒卿的意思莫非是……”
鄒衍笑道:“這新的學宮嘛不用說自然是要在趙國都城邯鄲,而這學宮大祭酒的人選……”
蘇秦道:“鄒卿德高望重,又是天下士人領袖,出任學宮大祭酒也是理所當然。但是鄒卿有沒有想過,趙國本身就有一個公孫龍在?”
鄒衍笑道:“邀請老夫出任趙國新學宮大祭酒的信,正是趙國公子傅公孫龍親筆所寫。”
這一下,蘇秦徹底的明白了。
毫不夸張的說,作為當世的士人領袖,鄒衍這樣的人走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一定會被當成上賓來對待,都絕對會被國君們供奉起來。
那他為什么還要背叛燕國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自家學派的利益。
諸子百家為什么齊聚臨淄稷下學宮之中,主要就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說。
但學說思想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國君支持你的話,一切都是無用功。
儒家孔子的周游列國,孟子在齊魏之間的奔走,法家的商鞅入秦等等,這些都是士人們為了讓國君接受自己思想所做出來的努力。
尤其是在商鞅入秦變法大放異彩,讓法家正式壓倒了墨家成為天下第一顯學之后,諸子們徹底的意識到了學說必須要得到君權的支持,這才有了稷下學宮的百家云集,鑄造了華夏思想史上的一個盛景。
鄒衍道:“老夫入燕也算是很久了,但燕國……畢竟還是太弱了。陰陽家之道雖重于燕國,可放眼天下卻只不過是滄海一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