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叢臺。
雖然名為叢臺,但它并不僅僅是一座高臺,而是一座宮殿群的統稱。
許多亭臺樓榭點綴其間,如眾星拱月把將高臺之上的宮殿襯托得無比大氣和磅礴。
趙國盛大的凱旋儀式就在此進行。
一隊隊將士從高臺之下那寬闊的步道上昂首挺胸而過,紅色的旗幟招展,馬蹄聲密集,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奪目的光芒,歡呼聲充斥著每一個人的耳膜,在空氣中四處飄蕩。
這是屬于趙國、屬于勝利者的節日!
趙何和主父并肩立于高臺之上,注視著面前的這一切,心中也是十分的感慨。
居然還有點閱兵的氣氛出來了,也不知道前世那些真正的大佬們看閱兵的時候是不是也有自己這樣的感覺……
主父注視著這一幕,同樣也是感慨萬千,良久之后才道:“王兒,當年你大父肅候去世之時,五國使者齊聚邯鄲,那時候寡父年方十五,站在邯鄲的城頭之上看到五國使者所帶來的五萬精兵,也是如同今日這般氣勢驚人!那時候的趙國危如累卵,若非是有肥義等忠臣相助,若非大趙上下軍民一心,這趙國……嘿嘿,說不得便要滅在寡父之手了。”
趙何聞言,神情也是微微一動。
對于這件事情,趙何雖然兩世都并非親歷者,但是在史書的記載以及穿越趙國之后的所見所聞,早就已經明白了來龍去脈。
由于趙國叛出三晉同盟并且協助齊國接連在桂陵、馬陵之戰中對當時的霸主魏國開戰,最終導致魏國霸業衰落被齊國取而代之。
由于魏國無力報復齊國,所以趙國這個大幫兇成為了魏惠王深恨的對象,在得知趙何爺爺趙肅侯去世之后,魏惠王第一時間糾集了齊、秦、楚、燕四國,五國共出兵五萬以吊唁之名兵臨邯鄲城下,企圖趁著趙主父剛剛即位不過十五歲這個時間點來瓜分趙國。
為了自保,當時不過十五歲的趙主父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
在和肥義等人的商議之后,年輕的趙主父做出了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
首先,趙主父緊急派出使者,說服了韓國和宋國組成了三國同盟,讓韓國宋國同時發兵前來邯鄲助陣。
其次,趙主父派人以重金賄賂了趙國北邊的強大胡人部落樓煩,讓樓煩王大舉攻燕,吸引燕國注意力。
接著,趙主父派人說動了越王無疆,讓越國對楚國發動進攻,吸引楚國注意力。
最后,趙主父動員了趙國四郡之中所有兵馬,擺出一副不惜一切迎戰的拼命態勢,和剩下的秦、齊、魏三國進行對峙,強硬要求三國從趙國退兵。
終于,在眾多盟友的幫助和震懾下,見識到了趙國能量的秦齊魏三國不得不選擇了灰溜溜的撤兵。
趙國一次滅國之危就此解除,趙主父這位年輕的新君一戰成名,正式開始了自己彪炳史冊的國君生涯。
主父無比感慨:“那個時候的寡父從未想到過,今日之大趙能有這般盛景!王兒,這些都是你的功勞!”
主父的大手重重的拍在了趙何的肩膀上,將毫無防備的趙何拍得一個踉蹌,差點摔了一跤。
趙何站直身體,咳嗽一聲正色道:“主父此言差矣。兒雖然有一些小小的成績,但若是沒有主父為先的胡服騎射改革,沒有主父這些年南征北戰所訓練出來的這支強軍,兒即便是能夠做出一些事情,也根本無法將大趙帶到今天這個地步。說起來,兒只不過是站在了主父和歷代先祖的肩膀上,做了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工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