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呢?
在魏冉想來,眼下函谷關、宛城、隴西三大戰場之中,最可能出事的顯然是宛城,畢竟羋戎手中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又完全得不到補充。
再下來可能出事的則是函谷關,雖然說函谷關的白起手中握有重兵,但對面的趙軍同樣也是傾國之師來伐,甚至還有王駕親征這么一個很漲士氣的行為在里面。
匡章當年就攻破了函谷關,而趙國正是那個把匡章打得兵敗身亡的對手,所以趙國攻克函谷關理論上來說需要的時間似乎比匡章還會更少一些。
可偏偏無論是羋戎也好白起也罷,都是和魏冉關系十分密切的人。
至于剩下來的隴西戰場,蒙驁倒是跟魏冉不對付了,但蒙驁手中可是有整整七萬人呢,而蒙驁的對手只不過才區區三萬趙國騎兵。
平心而論,魏冉對于秦王加派兩萬兵馬給蒙驁的行為多少是有些不以為然的,在魏冉看來這還不如直接支援到宛城那邊,或者去函谷關都更好。
只不過鑒于魏冉自己面對趙國三連敗的戰績,這一次魏冉十分機智的選擇了閉口不言,反正說了也沒有人會信他的。
就在魏冉心中亂七八糟的轉著諸多念頭的時候,上首的秦王已經開口了。
“寡人剛剛收到了一份來自隴西的戰報,蒙驁……敗了!”
秦王話音落下,滿殿皆驚。
在場的都是人精,都能夠從這一次突然的緊急召見之中察覺出一些東西并且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正如魏冉一般,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出事的方向要么是函谷關要么就是宛城,可現在答案揭曉之后……卻是隴西?
要知道,隴西戰場可是唯一的一處秦軍主動迎戰的方向啊,甚至不少人還寄希望于蒙驁能夠在打贏廉頗之后乘勝回援,改變其他戰場的被動戰局呢。
或許正是因為答案是如此的出人意外而且需要消化,所以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大殿之中整整安靜了好一會。
片刻之后,魏冉才率先打破了沉默:“臣斗膽,不知戰況究竟如何?”
秦王面無表情的說道:“昨日下午,蒙驁和廉頗正面遭遇,被擊敗,如今只有大約兩萬余殘部聚攏在他身邊。至于具體的戰況,寡人如今也無從知曉。”
包括魏冉在內,秦國眾臣再度露出了驚容。
七萬大軍對戰廉頗三萬騎兵,而且還是正面相遇的情況下,竟然被硬碰硬的擊敗了?
不僅如此,還付出了高達四萬多人的死傷?
魏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雖然和蒙驁不對付,但是蒙驁的領兵才能魏冉還是了解的,此人雖然遠不如白起,但也絕非是什么庸才,怎么就如此輕易的被趙國人打出這樣的一場大勝?
對騎兵、尤其是大兵團騎兵作戰缺乏足夠了解的秦國君臣們不知道的是,騎兵在勝利之后追擊擴大戰果的能力是遠遠強于步兵的,誰讓人家騎兵有四條腿呢?
如果廉頗手中是三萬步兵的話,那么蒙驁至少能帶著超過一半、也就是三萬五以上的部隊成功逃命——當然,對于眼下的情況來說這也完全算不上什么幫助就是了。
大殿之中又一次的陷入了安靜之中。
這一次,是秦王主動的打破了沉默:“事已至此,多說已然無異。諸卿還是說說接下來大秦要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吧。”
眾多秦國大臣的心中翻江倒海,一時間完全無人做聲。
足足過了好一會,才有一名大臣澀聲道:“大王,如今蒙驁擊敗,恐怕……廉頗將入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