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看著面前的楚王,心中不覺又好氣又好笑。
這個楚王,其實除了好色一些、優柔寡斷一些之外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缺點,如果不是被熊子蘭和昭齊這一**臣環繞的話,其實也未嘗不能夠做出一番像樣的事業。
如今熊子蘭和昭齊等人貪生怕死不敢前來邯鄲,倒是給了屈原一個能夠規勸楚王的機會了。
屈原道:“大王勿憂,趙王雖然年紀輕輕,但是行事之時頗具風范,斷然不是那種背信棄義之人,也不可能會在天下諸侯的面前扣押大王的。”
楚王唉聲嘆氣:“說是這般說了,但是到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情誰又知道呢?寡人現在是真的后悔啊,早知道當初就應該聽你的意見,和趙國一同瓜分秦國,又何至于如今還要低聲下氣,來邯鄲朝見這趙何小兒!”
楚王的懊惱是發自內心。
都說秦國不會崩不會崩,結果楚國才剛剛改變了陣營,秦國瞬間就大出血一般的血崩了。
若是當初讓屈原直接果斷西進,先克漢中再拿巴蜀黔中,回頭來再就勢收復東南兩郡,那楚國的收獲甚至還要超過趙國,無論是領土和人口也是能夠瞬間追趕上去,和趙國并駕齊驅!
只可惜,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這個時候的楚國就算再去打秦國,一來秦國還有將近十萬的兵力駐守,二來北邊的趙韓魏三國又怎么可能對此完全無動于衷,坐視楚國侵吞秦國的土地呢?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楚王想著想著,心中的郁悶越發濃重,整個人唉聲嘆氣,看上去好像下一秒鐘就能直接因為這郁悶而暈過去一樣。
屈原見狀也是十分耐心的安撫道:“大王,如今趙國雖然勢大,但大楚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眼下的邯鄲會盟就是大楚的一個良機啊!”
楚王聞言頓時精神一振,道:“此話又是從何說起?還請右尹教寡人。”
屈原顯然早就已經想好了,開口道:“大王,趙國現在幾乎已經是一統華夏北疆,國勢之鼎盛堪稱前無古人,即便是夏商周三朝乃至于更上古之帝王們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這一點大楚能夠看得清楚,難道其他的韓王、魏王就看不清楚了嗎?所以,大王此去邯鄲正好可以借機和韓魏兩國結盟,將來一統應對趙國南下的危機。”
楚王聞言眉頭頓時松了不少,但馬上又緊皺了起來:“話是這么說,但即便是韓魏兩國愿意和大楚聯手,就能夠戰勝趙國了嗎?”
事到如今,楚王對于趙國的戰斗力是已經產生了極大的驚懼,是真正意義上的被嚇到了。
趙國,實在是太強了!
這么一個橫掃天下的霸主國,一個國家肯定是不夠打,兩個國家也沒用,三個國家……還是不好說。
屈原安慰道:“大王,其實并不是只有三個國家而已,還有秦國也可以聯手。秦王雖然被迫南遷巴蜀,但是難道他就不想著要收復故土了嗎?只要中原開戰,秦王必定也是會從漢中北上,再度進攻關中的。”
楚王一想好像還真是這么一個道理,但是他緊皺的眉頭依舊沒有松開,道:“就算是四個國家,也難言必勝啊。”
屈原有些無語。
自家這個大王,怎么老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