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趙何站在宮殿之中,看著窗外的景色。
雖然還是冬天,但是趙何清楚的知道,距離春天到來已經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開春之后,首要的事情當然就是春耕,而春耕結束后,趙國大批的農夫青壯就要應征入伍,開始又一年的征戰了。
不得不說,這樣年年征戰對于民間的生產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好在由于趙國一直處于一個獲勝的地位,所以戰事的繁重目前并沒有拖垮趙國,反而讓趙國在這條以戰養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這并不代表著趙國就萬事大吉了。
現在的趙國表面上是征服了大量土地,但實際上這種模式的風險也同樣是很大的,那就是只許勝利不許失敗。
一旦趙國輸了,那么這種窮兵黷武式的征戰就會開始讓趙國的形勢產生惡化,甚至像齊國那樣一朝崩盤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趙何現在的壓力也是很大的,畢竟到了這一步,也沒有什么穿越者對歷史的“透視”加成了,接下來的路就得全靠自己去走了。
但很快趙何就調整好了心情,一統天下畢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怎么可能一點困難都沒有呢?
何況趙國如今形勢大好人才濟濟,自己處在這種位置居安思危固然是應有之義,但若是因此而束手束腳,便是大大的不該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老臣肥義見過大王。”
趙何轉過身來,露出笑容:“肥師你來了,快坐。聽說你最近的身體不是很好,若是沒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話就讓手下的人去辦吧,你只要負責掌舵就行了。”
在趙何的面前,趙國相邦、高唐君肥義露出了感激的表情,正色道:“多謝大王關心,但眼下諸多事務繁雜,若是老臣不能處理的話,實在是放心不下啊。”
兩人隨意的閑聊了幾句,隨后肥義道:“大王,老臣今天過來,乃是為了匯報大梁城調查團之事的。”
由于趙國大行人蘇代這一次帶著調查團去了大梁城,所以外交方面的重要事情也就上提了一級,直接交給了作為趙國行政系統首腦的肥義來進行處置。
趙何看了一眼肥義,笑道:“怎么,難道蘇代搞得太過火,把魏王搞生氣了?”
這一次前往魏國,趙何倒是也沒有給蘇代定什么詳細計劃,主要就是兩個目標,第一是查清楚信陵君案究竟是不是秦國人做的,第二就是順便看看魏國之中有沒有類似于韓文這種投降派帶路黨,具體要怎么做就完全靠蘇代自己去發揮了。
畢竟魏國的局勢也是很繁雜的,想要靠著在邯鄲之中紙上談兵就能夠把整個魏國政局分析得明明白白,實在是過于不切實際了。
再說了,什么事情都要大王來做,還養你們這些大臣干嘛!
肥義聽到趙何說的話之后頓了一下,隨后笑道:“魏王確實是生氣了,只不過……總之事情比較復雜,大王還是看一下這份蘇大夫親筆寫就的奏章吧。”
趙何笑著接過了肥義手中的奏章,仔細的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