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宋襄公此人過于重視自己的信條,在和楚國的泓水之戰中,由于宋襄公堅持自己的“仁義”,不愿意在楚軍渡河之時半渡而擊白白錯過了大好機會最終被楚國打得大敗。
如果事情真的是和趙奢所言那般,屈原的性格和宋襄公相似的話,那么趙軍在渡河的時候就不會遭到聯軍的攻擊,一旦等到渡河擺開陣勢之后就可以真正和三國聯軍展開正面決戰。
但若是事情和廉頗所言的話,屈原只要出爾反爾,佯裝答應但是卻在趙國大軍渡河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開始攻擊,那么趙國這邊一場大敗是基本上跑不了的事情了。
廉頗這個時候抬高了聲調:“大王,此舉萬萬不可啊!”
趙何的思緒被廉頗這一句話給拉了回來,看著面前的廉頗,他的心中突然覺得有些好笑。
明明是以莽著稱,但是真的等到一個看上去超級莽的主意出來之時,廉頗反而成為了那個最反對的人。
這莫非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
趙何想了一下,道:“其實倒也不用著急,先寫封信給屈原看看吧。”
說起來,無論是什么半渡而擊還是真的能夠背水列陣,前提都是得要屈原這位聯軍的主將同意。
廉頗陰沉著臉從大帳之中走了出來,趙奢緊隨其后。
早有親衛把兩名將軍的馬牽了過來,廉頗翻身上馬,突然狠狠的瞪了趙奢一眼:“你瘋了嗎,竟然給大王出那樣的主意?”
趙奢聳了聳肩膀,道:“你在想什么呢,我們既然是大趙的臣子,那么為大王解憂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廉頗惡狠狠的說道:“解憂當然是可以解憂,但是那又不是讓你去出這種沒有腦子的主意!”
趙奢嘆了一口氣,道:“你呀你,都沒有試過怎么就知道這主意是沒腦子的呢?”
廉頗怒道:“這還能試?等你真的試完了,我看咱們大趙都要給你玩完!”
趙奢將手一攤,道:“那你說說,大王可是天下有名的軍略統帥,為何剛才他不當場否定我的主意,而是想要嘗試一下呢?”
廉頗頓時啞然,過了幾息時間后重重哼了一聲,撥馬就走。
當天下午時分,三名使者分別進入了楚軍、韓軍和魏軍的大營之中。
很快,楚軍主將屈原就將韓軍主將韓文和魏軍主將芒卯召集到了一起。
“兩位,趙王的信你們都已經讀過了吧?”
韓文點頭道:“讀過了,無非就是之前的勸降內容,但是其中多了一些具體的封賞條件,信我已經燒了。”
芒卯點頭,對韓文的說法表示了贊同。
屈原咦了一聲,臉色有些古怪,道:“看來他寫給我的這封信,和寫給你們的不太一樣。”
韓文和芒卯心下好奇,等到傳閱了屈原遞來的信之后,臉色都是一變。
趙王居然提議讓三國聯軍后退二十里,等到趙軍渡河列陣之后雙方來一次堂堂正正的決戰?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芒卯突然一拍大腿,叫了起來:“屈卿,這正是半渡而擊,打敗趙國人的絕佳良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