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滅掉魯國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大梁城之中,幾乎是和關中方面白起撤軍的消息同時抵達。
對此,坐鎮大梁城王宮的趙何倒并沒有太大的反應,在得知魯候死后也就批了一句“以諸侯禮收殮,其妻子皆送邯鄲居住”就完事了。
以魯國如今尚且不到趙國普通一郡之地的體量,確實很難讓趙何提起興趣,反倒是那些魯國公室之中的藏書、尤其是史書更加讓趙何感興趣一些。
在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行為當然不是滅絕儒家,但東方六國的大量書籍和史料確實都在各國滅亡之后被秦國收集銷毀,剩余留存在秦國藏書庫之中的資料孤本又在秦國滅亡之時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導致后世對于春秋戰國時代的史料出現了巨大的空白和斷層。
在前世趙何對此就十分惋惜,既然如今穿越了,那么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存續和傳承,趙何要做的就是把事實原原本本的記載在這里,至于后世的子孫們怎么評述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反正現在造紙術也鼓搗出來了,活字印刷術在趙何的命令下也早就已經啟動了研究,在國家的力量下相信不用太久就能夠取得突破,知識的記載和保存比起竹簡時代簡直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
至于白起撤軍倒是著實讓趙何意外了一下。
雖然十分信任樂毅,但鑒于白起的名聲,趙何其實也是在內心之中做好了丟掉半個甚至整個關中,然后自己率軍西進再打第二次關中戰役的準備。
“想不到秦國人竟然退得如此堅決……不過這倒也是好事。”趙何自言自語了一聲。
隨著大梁城被攻破以及魏王的投降,這段日子以來趙國包括趙奢在內的各路軍隊對于魏國舊地的攻伐總體而言還是十分順利的,戰前魏國的八成土地已經落入了趙國手中,剩下的兩成土地也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可以的話,趙何自然希望自己能夠將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剛剛征服的魏國土地,而不是又要再跑一趟關中。
從這一點來說,樂毅確實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趙何事先交代的任務,值得嘉獎一番。
簽署完對樂毅以及關中諸將士的嘉獎令之后,趙何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突然露出一絲苦笑:“特么的,原本以為親征就能夠躲過麻煩了,到頭來還是得自己動手啊。”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大梁城陷落之后,坐鎮大梁城的趙何就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繁重的政務之中。
根據趙何的規劃,魏國舊地除了一部分歸入趙國河內郡之外,還要繼續分成三個郡。
宋郡,以宋國舊都睢陽作為郡治所在,境內下轄大梁、陳留、外黃、蒙縣、虞縣等城池,包含了宋國和魏國兩地的核心地帶。
這主要是為了將宋人和魏人混合雜居起來,方便趙國人作為統治者進行統治。
之所以叫做宋郡并且以宋國都城作為郡治,目的主要是為了打壓人數較多、故國力量更強的魏人將來在這一處中原大郡之中的力量,盡可能的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