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科舉的消息立刻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相邦肥義當天就進宮見了趙何,上來就是一句:“如此重要的事情,大王為何不事先和老臣商議一下?”
趙何聳了聳肩膀,有些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道:“有這么重要嗎?”
肥義急了,忍不住抬高了音調:“大王,這可是取士之道的變革啊!國家取士之道不重要,還有什么更重要呢?若是輕率變革,恐怕會動搖國體啊!”
趙何笑道:“肥相啊,我看你是過于擔心了,其實科舉類似的事情不是一直都在做的嗎?這些年來大趙有多少士人都是從底層被提拔起來的,寡人想要開科舉只不過是讓這種從底層取士的辦法變成一種制度罷了。除了科舉之外,其他制度也依舊可以并行不誤,不是嗎?”
肥義聞言頓時啞然。
世卿世祿那是春秋時代的玩法,自從李悝、商鞅乃至趙武靈王變法之后,趙國如今已經完全演變成了一個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國家,否則的話像藺相如、樂毅、廉頗這樣出身于中下層的人是很難升到趙國權力頂層核心的。
包括肥義本人一開始也只是從一個小家族肥氏出身,他的先祖還是當年狄人建立的肥國,作為一個狄人血統不一樣當了三朝元老,位居人臣?
趙何看著說不出話來的肥義,正色道:“肥相啊,現在時代變了,大趙也理所當然的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做出變革。你想,如果寡人不把這種從底層提拔士人的制度給提出并且確定下來,一旦等到天下一統之后再過一段時間,那些世家大族們又該卷土重來了。難道寡人要和這些該死的蛀蟲們分享權力嗎?不,絕不。寡人更希望的是和那些從底層出身,知道民間疾苦,能夠為了出身而不斷奮斗的士子一起努力,一起讓大趙和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肥義默然半晌,嘆道:“老臣明白了。大王此舉開萬世之先河,當被無數后人贊頌。”
趙何失笑,道:“后人贊不贊的就隨便他們,其實寡人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罷了。你說說現在咱們官員這么嚴重的不足,如果把天下征服之后只是讓那些齊國、魏國、燕國的地方世家換了一個人效忠,依舊讓他們牢牢把持著地方,這像話嗎?寡人的江山是給寡人自己打的!好了,既然明白了,那么此事就由肥相你來牽頭吧,學宮那邊雖然是主辦單位,但是他們缺少經驗,還是得你來挑這個大梁。”
肥義振作精神,道:“大王此舉和主父溝通過了嗎?科舉的消息一旦傳出去,肯定有不少人會心生不滿。”
趙何嘿的一聲冷笑,道:“不滿?誰不滿的就讓他來找寡人說好了,看看這趙國究竟是寡人的趙國,還是他們的趙國!”
趙何心中完全不虛。
作為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趙王朝開國大帝,趙何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民眾之中的威望都是無人能及的,可以說是想讓誰當官就讓誰當官,想讓誰死全家就讓誰死全家。
這就是開國之君的好處,整個局面都是全新的,就好像是一張空白的紙放在面前,想怎么畫就怎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