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所謂有好就有壞,在獲得極大自主權的同時趙何也要小心將來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就比如明朝開國之時朱元璋弄的很多奇葩制度什么軍戶匠戶宗室等等讓明朝一出生就先天不足,后來諸如張居正之類的眾多有識之士各種微調變革終究還是沒有革除,也是導致最終明王朝轟然倒塌的一大因素。
對此趙何也是做好了心理準備,寡人也不是朱元璋,不搞他什么“萬世祖制不可輕移否則便是不孝子孫”的那一套,寡人的制度后世子孫你覺得不行你就改,反正該出事了死的也是你們這些個不孝子孫,寡人這個老祖宗是肯定不背鍋的。
能顧得了自己這一世就不錯了,還想著千秋萬代呢?歷史早就已經告訴我們,這壓根就是想多了。
幾乎和趙何所預料一般,當科舉的消息傳出去之后,整個邯鄲瞬間就轟動了。
“開科取士,所有人公平考試,以考試成績作為能否出仕做官的唯一標準?”
“大王圣明啊!如此一來,那些個世家大族們就無法鉆營舞弊,吾等寒門士子也有出頭……不對,現在我們也可以出頭啊。”
“你懂個屁!往年那些個卿、大夫們,推薦上去的哪個不是他們的心腹和親信?我等若是不去攀附那些卿大夫,一輩子都出不了頭!如今,我等只需要將才學展示出來給大王看到,就能夠出人頭地,甚至是將來出將入相也不在話下!”
“沒錯。科舉乃是開天辟地一來第一次正式對寒門士子開放入仕通道,吾等豈能夠錯過這般盛會?”
“有道理!別說了,這一次的科舉我是一定要參加的!聽說殿試第一便是狀元,能夠得到大王的親自接見!”
不僅僅是邯鄲,消息還在飛速的向整個天下擴散。
從右北平到隴西,從大梁到高闕,從城邑到鄉村,無數士子都得知了這個消息,紛紛向著邯鄲進發。
甚至于,就連在韓國、楚國乃至是秦國境內,都有不少士子在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后心潮澎湃,用各種辦法朝著趙國趕來。
一時間,邯鄲城之中涌入無數士子,什么酒樓旅舍的物價紛紛飛漲,就連用來練習文章的紙張價格也貴了許多,一時間有“邯鄲紙貴”之稱。
對此趙國官府也是在趙何的命令下做出了對策,不但臨時于邯鄲城外設立了一處巨大的營地免費供外地士子休息,更讓官府下轄的幾座大造紙坊加班加點全力造紙投放市場,同時又讓府庫開倉供應,配合司寇、中尉所屬聯合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眾多舉措同時落下,總算是穩住了局面。
這第一次科舉,儼然成為了全天下寒門士人的一次盛會。
就在無數士子們的翹首以盼之中,十月一日,也就是科舉初試的這一天,正式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