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才要說,也沒有啊,外面沒有開張的面食店了。
馬老太就說:“快跟我來,買著啦,能讓咱吃兩個來月。”
高屠戶急忙將牛車拾掇拾掇,牛車上只留能捆東西的一大團麻繩,幾個人才出來,另外一伙郭老大帶幾個小子也被凍得受不住,拐彎回來了。
這些人立刻往青樓去。
郭婆子在店里也沒閑著,規整,空出不顯眼的地方,等待這些人將糧食運過來就有地方擺放。
路上,馬老太囑咐幾人好些事。
比如,一定要快。那個馬管事回來了,以免廢話。
比如,運輸過程中,甭管是用牛拉車的,還是自個背糧背肉的,假如一旦遇到巡邏的問,干啥的,別怕,就說是點心店的。
點心店能不需要許多糧食嗎?對不對?存的,不夠用啦,往店里拉。
高屠戶:“要是問之前存哪呢。”
“齊鳴家,齊捕頭,不信讓他去問,反正齊鳴也不在。哎呀,沒事兒,瞅你們這點小膽兒,沒等別人查,自個先害怕。在城里巡邏的都是齊捕頭手下,你給人當手下會去問哪?”
“那人家要是問齊捕頭家在哪呢,詐咱怎辦。”
“我曉得呀,在右四巷子口,拐彎第三家,門是黑色大鐵門,你都能對上,咱還有店,身上有具保書,你怕啥。”
高屠戶服了,齊鳴當時在城門說牌匾時,是當他們大伙面說的,結果他們這幾人一個也沒留心,尋思有福生。這老太太就能在旁邊留心記住。
這些人一到,干活就快了。
宋福生心想:你們幾個再不來,他腰就要累折了。
一百斤一袋子的米,從庫房背到后門,后院還很寬闊,只跑十幾個來回就感覺要不行,在咬牙堅持。
一想到地窖里還有那么些菜,不僅要背百十多斤,還要爬梯子上下,就覺得離腿軟從梯子上摔下去不遠了。
很順利,順利到超乎想象。
上面蓋著棉被,一牛車一牛車往店里拉,跟車人也一趟趟往回背,竟沒怎么碰到人。
可能押車的大郎領的是繞道走?
他妹子當初就是東躥躥,西瞅瞅,這么一路串胡同走羊腸小道無意間到這的,大郎就只能死記硬背這一條路線,之前差點給自個繞丟。
醒目的路線就一小段路,也快到店里了,所以沒遇到人盤問。
當牛車上捆綁住水缸,馬老太他們也都跟著出來了,這是最后一趟。
一個個身上背著,懷里抱著。
馬老太背著不到五十斤的白糖,懷里揣著老鴇子給她的云中縣信物。
一個香囊,一大盒茶葉,讓轉交云中縣的老鴇子,說那位是她的老姐妹,可以去找,也順便將茶葉和香囊轉交。
馬老太對老鴇子說,“一年半載后,我定會來尋你,咱還得再見面呀。”
“好。”
青樓的后門關上了。
馬老太和宋茯苓她們此時不知,從此后,生活里再也沒有這些人了。
老鴇子壓根就沒有到老家,就被馬管事在路上處理埋了,攢的銀錢,包括賣糧的137兩都進了馬管事的兜。
而曾經那兩位靠向男人們撒嬌比拼買生辰蛋糕的姑娘,翠柳和芙蓉,一眾姑娘們的命運更是風雨飄搖。
主家怎么可能會找一個大莊子白白供養這些姑娘們一年甚至更久,在開十幾家青樓的主家看來,不夠費事的。一幫嘰嘰喳喳的要人伺候又不掙錢了,白吃飯。
不如送到營里,去犒勞那些命運也不知會如何的小頭頭,還能混個好名,這也算是貢獻嘛。
如果有人問:等穩定下來,青樓需要姑娘啊,這些姑娘就都不要了?需要有經驗的老鴇子啊。
主家會付之一笑:這世道,別說老鴇子了,姑娘不多的是。想再開張,會有更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