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樓這面結賬,花了一百三十七兩銀。
不足斤的,馬老太沒和老鴇子細算,基本上都給湊個整。
按整數那么給錢。
比如鹽不夠百斤,差那么點兒,她給按百斤算。
雞蛋不足千個,大致的數了數,里面有碎的,整體數也差幾個,馬老太是按一兩銀錢給的。
地窖里的菜就更是了。
老鴇子有時間讓她細數,她都沒時間細數,將菜盡快從地窖里折騰出來就且得一陣。
不過,好人不能白當。
馬老太一邊心疼自個打腫臉充胖子。
這種時候,正是用銀錢之時,她竟然還裝。
一邊嘴上振振有詞,拍打著老鴇子手:
窮家富路,雖不能特意多給老妹子錢,自個能力也確實是有限,但是湊個整,這點添頭,還是能做到的。
老鴇子一看馬老太這樣:
“油壇子醬壇子你們直接搬走,別說壇子錢了,那醬我都白送,要不你們拿啥裝。
你們要是能將大水缸搬走,留幾個水桶給我們這幾日使,水缸也不要了。
自個劃拉,看看還有啥能用得著的,通通可以拉走。
對了,我給你們找幾條用不著的被子捂菜上,路上別凍了。”
那馬管事回來,能不能埋怨你呀?
所以你們得快著些啊。
噯噯。
馬老太小聲囑咐宋福生和大郎,先將值錢的米面糧油豬肉絆子倒動到門口,反正就是值錢的先堆到后門,然后再下地窖去撈菜,心里有點兒數,她這就回去碼人。
噯呦,那些在街上亂溜達的快回來吧。
另外,老太太背著一筐雞蛋,兩手也拎雞蛋,匆匆出后門的時候,又囑咐了句:“干活啥的小點兒聲,別驚擾到別人。”
一個是別驚擾外面走的。
一個是別驚擾樓里的姑娘們。
那樓里的姑娘們一個個的,估計不僅在收拾東西,而且應是給自個在忙著做路上穿的棉衣呢。平日里她們也不需要穿太厚的棉衣,那都恨不得啥少穿啥。
……
多少年后,有人喊米壽去青樓玩。
米壽一點不敢興趣地搖頭:玩什么呀?老子去青樓玩的時候,你們還用尿和泥巴。
此時,米壽抱著一顆大倭瓜,晃晃悠悠正往門口運。
可給他累壞了,小短腿緊著倒動,爭分奪秒抱一切能抱到門口的。
姐姐有說,這些吃的能讓他們大伙挺到開春,只要順利弄到家,這是兩個半月的量。
宋福生和大郎正從庫房往后門一袋袋背糧食,沒一會兒幾大步就超過了走道劃圈的米壽。
而宋茯苓是在地窖里,往袋子里、往土籃子里塞白菜。
等奶碼來人,就可以一袋子一袋子往上拽,提前裝好了,這么多人手,十幾個來回就能給地窖倒空。
一向很懶的宋茯苓,從下了地窖腰就沒直起來過,不停地搬,不停地裝,深挖的地窖里全是她倒氣的聲。
與此同時,馬老太那面也挺順利。
郭婆子才幫她將肩膀上的筐小心卸下,高屠戶和鐵頭他們就牽著牛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