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這畢竟不是高考,你這其實相等于公務員考試。
考上后,有些人可能接手就要去當一方父母官。
當父母官只死記硬背的四書五經并不夠用,要有實用的東西。
皇上不傻,出題人更是根據皇上的意思。
而那個策論和史論題,就是拔高題,就是能考核讀書人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
當你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點后,大家都會答,但是最后能不能得高分,能不能被錄取上,就看你這拔高題的發揮了。”
宋茯苓這天晚上,與她爸促膝長談:“如果人家給你出一題,水旱蟲蝗之災,邊有叛賊,內有盜賊,耕者無幾而食者卻眾多,百姓流離困苦,你有什么想法?你總不能寫去逃荒吧,零分。”
宋茯苓掰第二根手指:“假如人家出的題又變成了,安國全軍之道,明君良將在面對戰爭問題要更加謹慎,你從哪些方面闡述該如何謹慎?”
第三根手指:
“浮費彌廣問題。
朝廷才打完仗沒有錢,公務支出過大,庫銀少,怎么開源節流?
你可不要標新立異寫征收個人所得稅什么的,那在現代可以。
你在這里建議給土地多的人多征稅,那是動了很多手握實權人的大蛋糕。
你那文章,就得被改革派和保守派拎出來大做文章。
咱可沒有申時行和張居正聰明,他們改革都改不了的事。
我書房里有本書叫《萬歷十五年》,爹,你抽空也可以看看。
所以,不能在稅法上大做文章。
那么,當題目擺在那,問你如何開源節流,你要從哪些方面論述?”
宋福生皺眉:是啊,那我寫哪方面。寫整頓吏治?解放勞動力?
宋茯苓掰第四根手指:“刑賞忠厚之至論。尤其是這次打完仗有那么多人立功。你是引用《詩經》還是引用《春秋大義》立法貴嚴。噢,對了,爹,我書房里有本孟德斯鳩著寫的《論法的精神》,你也可以看看,找找思路。”
宋福生眼真正的看著女兒掰第五根手指,小巴掌變小拳頭道:“甚至,皇上還有可能問很尷尬的問題,如果他足夠有自信的話,他敢于面對事實的話。”
“什么問題?”
宋茯苓小聲道:“打比方像安史之亂,唐玄宗沒死被強行成太上皇了,那場亂,你怎么回答既能顧忌皇家體面,還要捧著現在的皇上說,這不賴你,責任都在先皇頭上。”
宋福生心想:是啊,要是真出這種題,如何委婉的做文章勸皇上,你爹弄出的一堆爛攤子,你得幫著擦屁股。
“能考出來的都是人精,爹,好好想吧。
你就把我以上打比方的都想明白嘍,論據多多引用圣經賢傳,多練習多寫幾篇,盡量說理透辟,結構緊密,概括力強。
至于基礎的那些,稍微再看一看,甚至考前再突擊一回,就可以不用學了,等著進考場就行。”
說的多輕松,他閨女嘴一張一合說的跟鬧著玩似的。
事實上卻是,宋福生只思考閨女假設的其中之一策論題,就用了三天。
三天后,他才花樣迭出的開始動筆練習“寫作文”。
洋洋灑灑。
接下來半個月,宋福生自動自覺的寫各種策論,他覺得這個好玩,能開拓思路,能假裝自己已經是名大臣了,如何為國為民排憂解難,可比干巴巴死記硬背強。
就在這時,奉天城老百姓奔走相告,聽說皇上要遷都啦。
離奉天城五百里外,陸畔也隨著他祖母、母親回來了。
陸家會隨著皇上搬家,但是陸畔決定自己不跟著去,美其名曰:養傷。
馬車里,陸夫人很是心疼兒子一路看書,讓歇歇眼睛,身上的傷還是很重的。
陸畔裝沒聽見,讀的正是科舉所用的書籍。
他想著:養傷期間別浪費,順手考個功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