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一回事呢。
之前,家里有些人私心里還盼著,他三叔還是別考好啦,這樣就不會離開家。至多在城里或是附近哪里當官,那也是能經常回來呀。
只要能經常回家,他們就感覺主心骨還在。
可是前幾日,上頭忽然下了一道詔令,那就是明確時隔多年的科舉,有哪些人不能參加科舉,還有科舉過后,怎么去做官的事宜。
這在以前,老皇上那時候有些混亂。
可能是之前存在有科舉中鉆空子的,也有當官鉆空子的,現在新皇再次列明。
不能參加科舉的有:
不止是等等奴籍身份不行。
像是女人,像是上門女婿,這里的上門女婿是指生出的子女隨了母姓,像是三代之內祖上有人犯罪,像是有當過戲子,妓女的后代,以及大多數的衙役之子。
這一點特別明確的提到,是考慮到兒子科舉高中后,身份上比爹官大,怎么稱呼爹的問題。這不符合儒家思想。
這一點,老皇上那時候就沒有明確講。
宋福生記憶中,至少他考童生那時候沒有這條。
也搞的他有些意外。
新皇這里給衙役分的極其細致,像仵作啊捕快啊,多了去了,都不行。
有好些種類的衙役后代不能科舉,大郎他們這些小子,很不湊巧就被劃分在里面。
大郎他們要加把勁向上爬啊,不做官,將來他們兒子想科舉怎么辦。
不說這點了,對于九族家人們來講,大郎他們這些人的事,倒是不著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
年輕輕,等成家了,生出兒子,兒子長大再讀書想參加科舉,那都是多少年之后的事啦。
那么多年過去后,要是大郎他們還沒有成為小官,用宋阿爺剛聽說這事的原話就是:“前有福生給鋪路,后有他們自個當職幾十年,要是還升不上去,只是個小衙役,那可以撒泡尿浸死自個啦。”
所以說,眼下讓九族家人們著急的是第二點明令。
明令要求:從這屆科舉開始,通過科舉選拔出的官員,要到離家至少三百里外的地方任職。
就前幾日發生的事,前幾日出了這么一道旨令,這不扯呢嘛,宋九族家人們晴天霹靂,心拔涼拔涼的。
也就是說,福生考好考不好,都不能回家啦。
皇上,您就不能從下屆開始起算嗎?
皇上,這屆不是叫恩科嘛,那您倒恩到底啊。
皇上,我們家房子才蓋完,還沒住熱乎呢。
你一下子給支出去三百里外,弄的我們這些偷偷盼著福生別考好的人都沒有盼頭了。
得得得。
別抱怨那些沒用的啦,皇上聽不著,聽著也不聽你們的,你們算老幾。
總之,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咱大家伙就說咋辦吧。
那能咋辦,要不跟著去吧。
“啥?”宋福生第一次聽到有這種聲音存在時,被嚇一跳。
宋富貴率先站起身,一本正經表態道:
“像我這樣的人,干什么,什么都行的人……”
結果剛說完這句話,就惹得下面一排排漢子悶笑出聲。
宋富貴一本正經不了啦:
“怎的啦,我說的不對嗎?像我這樣的人,你們還見過幾人。
啊?我不聰明嗎?不優秀嗎?
所以說,是無所謂去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