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個插曲,老太太當著大家面前說了:
“這爐子,你們會知曉是怎么蓋的,但沒用。
一是你們學會做列巴的手藝和我那點心手藝兩鼓勁兒。
二是,我可好心提醒你們,爐子被我三兒交與朝廷了,這就相當于秘方給了官府。
回過頭,你們瞎傳,朝廷追究,查出是誰干的,我就給誰交上去。
到時別說咱們一個村里住著撕破臉。
不撕不成啊,那是掉腦袋的事兒,我也得罪不起啊。它不是錢不錢三瓜倆棗的事兒。”
村里人:啊?烤爐子是朝廷的啦?
任族長和任公信雙雙出頭又恐嚇道:
“這是進士村,任家子孫后代會受用不盡,子孫出門會被高看。全村都要維護團長在外的名聲。
所以,丑話說到前,如若真出了這種事兒,你們也別用宋家找上頭,做那喪良心事之前就先拾掇拾掇,準備搬出村。”
任族長冷著臉訓話,大家認真聽。
到任公信這里,大家:吁,切,就你愛干這種事。放屁瞅別人,其實就是你放的。管好你自己得了。
任三叔在人群中,眼圈發紅的多看馬老太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馬老太的容顏。
以后他的夢想就變成了,夢想著希望在閉眼前,還能有一日和馬老太再相見。
她要走了,隨她兒去當老夫人。
至于點心店。
在宋福生一家去京、在京、回奉天的那一段日子里,馬老太不僅安排六個點心丫鬟跟隨二丫她們學手藝,而且將李秀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如何做一個好掌柜。
這次離開前,馬老太就鄭重的攥住李秀的手,剛要說話。
李秀就道:
“大娘,您不用說了,已經囑咐好些遍了。三個月,每過三月就會讓鏢局給您送銀錢。”
對頭,就是這句話,再見。
而宋福生在聽說這事時,倒是給了李秀一個承諾。
明年,他們這些進士捐助的學堂建完,李秀的兒子寶子就會入學。
到時李秀可以兩面住,完全就可以住店里,有事再回村或是有事再去零三個縣的分店查看。
這也是宋福生第一次與李秀說話,是特意對李秀這個人說話。
李秀笑了笑,好,感謝寶子她三叔。
此時,隊伍前方忽然出現騷亂。
頭兩臺車里的二十四節氣姑娘們,不,準確的說,已剩下十六節氣了,姑娘們放下手中馬老太寫的“識字本”紛紛探頭看向外面。
第一臺、第二臺車里要坐不重要的人。
宋金寶說啦,出現危險,尤其是那箭羽嗖嗖嗖射過來,前面的位置不好,里面的人容易全中。
所以宋福生他們聽金寶的話,是在中間。
“怎么了?”姑娘們互相問,又好奇的看向遠處。
宋富貴接過帖子,大步急忙返回,敲了敲車窗邊,“福生,汪進士的兒子過來拜見,說是你照顧他父親到京趕考,他理應感謝,他是這個縣的主簿,已定好客棧。我聽那意思,好像包了一間客棧。”
宋福生下車了。
馬老太掀開簾子,和小孫女道:“唉,那李秀,正經錯過一個好人,瞧那汪進士的兒子也是位知禮的。”
“恩。”宋茯苓聽她奶講過,汪進士中了進士后去過點心店,見到李秀了,當時李秀收銀錢倆人還說話了呢。
說的是,“客官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