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們自發的上山采摘黑木耳,采蘑菇,都給摘好曬好,蘑菇按照品類分好。然后以村為單位,用牲口給運到錢佩英這里上秤。
錢佩英會核對檢查后記賬,半個月一結賬,將銀錢結算給送貨的村代表。
這些來縣里的村代表回頭再給鄉親們分發。
各村的里正很積極,不是為掙差價糊弄百姓,在宋福生這里也不存在這種情況。
宋知縣在下發通知時就寫明榛蘑多少文錢一斤收,猴頭菇多少錢,松茸木耳多少錢之類的,怕老百姓們不識字,他派去貼通知的衙役全是識字的,咣咣敲鑼念給老百姓聽。
各村的里正很積極,是為爭先進村,為政績,為獎金,為得在知縣大人那里掛上好名。
尤其是那些毫無特產的村莊,沒人參不收蜜,山貨再比不過別人可完啦。
年底,知縣大人說要召開大會,到時再見,現在不用拜訪。
而且會上要公開各村副業收入,倒數三名會被點名批評。前三會以縣衙名義給獎勵,縣老爺還會請吃飯。
錢佩英出現,運山貨的民夫們早早就低下頭跪地:“夫人。”
十五道溝村是個偏遠村,這是第一回來,還不懂規矩。
錢佩英戴著帷帽告知道:“以后來,不用跪。見我也不要叫夫人。”
那叫什么。
“錢大當家的。”錢佩英示意漢子們起身,趕緊卸車上秤。
院落的婦女們放下手中活,急忙幫著漢子們將合格的干蘑菇和木耳,一袋子又一袋子向庫房運送。
要說這大廠子里正晾曬的新鮮蘑菇木耳是哪里來的呢。
下面各村既然運送的已經是干爽的,為何還有新鮮的。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此時正在長白山上帶隊打榛子核桃松子的四壯和鐵頭了。
這倆小子屬于一走一路過,讓那些打山貨的漢子們順手再弄些蘑菇木耳。
上千人的隊伍在外面散著。
山下是會寧本地鏢局的車輛等待。
每日到了傍晚,都會從山上背下來一袋子一袋子的榛子核桃,現在松子還不行,沒到時候。
這家鏢局的老板,本以為要心灰意冷收拾收拾關門大吉。
卻不想家里來了位富貴爺,富貴爺可是縣太爺的親眷。
不但沒恐嚇讓路讓他關門大吉,而且還給他介紹運輸活計。讓幫忙運貨掙錢。
就這,還不是最讓他感動的。
最讓會寧本地鏢局老板感激涕零的是,貴爺說啦,讓他不要多想,活只會越來越多。
就算將來千里馬鏢局來啦,也不會影響到他接單子幫商戶運輸,因為千里馬不接這種單子,沒空。
還告知他,鏢局要是在外面跑鏢被劫道了,別不吱聲悶著認下啞巴虧,回了會寧就去找知縣大人。
大人說啦,咱們會寧在外的隊伍,要是在途徑哪里出了問題,做為一方父母官,百姓不敢伸張,他給找當地官員問說法。
這位鏢局老板曾經是道上混的,要不然也不能做這行當。
聽完這話,心潮澎湃。
竟然覺得知縣大人有江湖氣。
想起這么多年跑鏢的辛酸,上供的那些錢,眼圈都紅了,這是頭一個官員敢說出:你們在外面受委屈,本官為你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