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她想著,瞧,熟識貴極長公主又如何。
不是有那么句話,縣官不如現管,還不是要顧及她這位府尹夫人一二?
才過去多久啊,眼下身份就對調了。
“夫人,大管事傳話,說是老爺在前衙暈了過去。”
亂的可不只是陶大人一家。
整個府衙,全懵了。
每位當職的官員,看起來很忙。
實際上,自個忙的是啥都不知曉。
就知道隨手拿過一個冊子擺在面前,低頭看著那冊子。
腦中卻在炸響,宋知縣成為他們上級,以及陶府尹下來了兩個消息。
宋,知縣,成為府尹,他不是才來嗎?才來就爬到他們頭上啦?
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終于看個明白,天子門生真不是假的,說一飛沖天就能起飛。
而陶府尹去大西北,要舉家限時搬遷,半月內就得走,連年都不讓過。
不,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終于明白,皮子要收緊,別以為離京遠就沒事。
這可真是皇上一怒,就能給支到千里之外。
有幾位是陶府尹以前的親信官員,腦中轉悠著:
邀功信里,前府尹大人沒有寫上他們的名字吧。
陶府尹,你要是敢寫,你可真是多事。
有幾位是急忙在心里回憶:
就那日,繳糧碰頭會議上,會寧呂縣丞向陶府尹解釋宋知縣為何沒來時,他們沒有露出那種笑容吧?
李推官:完了,他露了。
他還怪聲怪調說:“呵呵,呵呵,宋知縣忙,能不忙嗎?理解。”
李推官安慰自己:
沒事兒,他這話,其實仔細分析,也并不存在什么問題的,對吧?沒有什么歧義。
更何況,那位會寧來的小縣丞,回頭能事無巨細的對宋知縣講嗎?
他不信。
呂縣丞:
你要信。
回頭大人從鄉下回來,問我最近有啥大事發生,我就學了去開會,那些知縣都被叫去吃飯,唯獨沒叫我,給咱會寧孤立。
大人問,你沒有向上級告知事假緣由嗎?
我回答:當然告知了,是怎么告訴的,告知完,都有誰那么一笑,笑完說了啥。
本來呂縣丞不是這樣的性情,但是他看秦主簿靠這一套,在宋福生面前很吃得開。
眼下,整個會寧縣衙官員,都會事無巨細匯報。
這是黃龍府得知圣旨后的各方反應。
再看會寧縣當地。
使官是宣旨后又過兩日才離開的。
走時,宋知縣沒有給送辛苦錢。
送的是蜂蜜蛋糕,餅干,自家制的泡面,辣醬,蘿卜咸菜,臘肉,香腸,讓大家在路上吃。
那兩日中,命人給使官送過家里老人包的酸菜餡餃子,讓使官們住的是熱乎乎的熱炕,蓋的是咱自家軟乎乎的新棉被。
兩日后,凡是留家的宋九族們,通通喝酒,包括小娃子以及宋茯苓。
都沾了些牛掌柜釀的葡萄酒。
高屠戶拍著大腿,喝的臉通紅說,“那些宣旨的再不走,我就要忍不了啦。”
他就能忍住兩日別興奮,再讓他低調那就完啦,那太不符合人性了。
“啊哈哈哈,我是誥命的兒媳婦。”朱氏徹底喝多,給二丫嚇的,“娘,你別這么笑。”
宋阿爺盤腿坐在主位上道,“俺孫兒府尹啦,這回我進城,我看誰敢惹我!”
說完,抓住宋福生的胳膊笑的直咳嗽,還剖析自個:
“生娃子,原來說猖狂的話,心里如此暢快。難怪以前我讓他們別出門招搖,他們都嫌棄我煩。”
馬老太被老姐妹們勸著:“都誥命了,再往后不能幫人端蛋糕。”
錢佩英恰好端餃子進屋,宋福生急忙招呼茯苓:“閨女啊,你娘不能端餃子,她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