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主簿拿著一堆文卷站住腳,十分敷衍又不失禮貌熱情的對親戚一點頭:“好好干哈。”
說完,腳下不停,急忙去了府衙公廉堂,也就是官員們的辦公場所二堂處。
這里厲害了,只這一處場所就占地五百平米。
整個衙內更是有房屋五十余幢,檔案庫、倉庫、土地祠等等全算在內,共六百余間。
可想而知,黃龍府占地之大。
當然了,級別上比照奉天府還是差一些,奉天府衙前后院加在一起占地三萬多平方米。
儀門處,此時,一輛輛車趕了過來。
黃龍府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家都知曉,今日是天子門生新府尹上任之日,各縣知縣全部從四面八方趕到,今日,府衙內數得上名號的上下官員,無一人請事假。
秦主簿在公廉堂里正指揮著十幾位吏事們,辦公桌要怎么擺,擺成長條,要兩排對著,按級別將名牌貼在座位上,這樣一會兒入內,各官員各知縣找自己名諱,按名入座。
“茶杯要對齊,茶水會統一添。”
“可是,秦文書,他們以往都是自己帶啊,有的帶茶壺,這個不需要準備吧?”
秦主簿不說話了,看向問話之人,直給對方看的低下頭,他才去忙。
你還知道那是以往?
以往你們那位陶府尹才是多大的官,我們宋府尹是多大的官?
“你這椅子,我是讓你們擺一樣的,但大人坐在最前方的能一樣嗎?唉。來來來,速速來幾個人,將大人的官椅抬來。”一句不囑咐就想不到。
這些黃龍的官吏照會寧縣衙差遠了。
外面,官員們準備要入會場了。
呂縣丞作為會寧代表,前來開會。
正在引領著那些外地知縣們,跺腳,跺掉腳上的雪,接過熱帕子擦臉,正官帽,夾著裝有筆墨紙硯的包,站在一旁等待。
有外地知縣主動與他打招呼,你這包袱看起來挺別致。
呂縣丞瞅一眼說話的人,好心提醒,“童知縣沒戴筆墨紙硯嗎?要記錄的。”
反正會寧縣衙是這樣的,早已養成習慣。
留心者可不止童知縣,一聽呂縣丞這話,這人可是宋府尹以前的手下,不會亂說。在府衙當值的官員急忙回去取,可苦了外地來的。
秦主簿帶著六位吏事及時出現,吏事手中拎的就是一籃子又一籃子的筆紙,硯和墨就不能一人分一個了,放在會議桌中間,哼,共用吧。
真服了這些人。
當大人開會是和你們逗悶子呢?
給你們費勁折騰來是過個場?
那不得記嘛。
大人會頻出金句,句句至理名言,哪句你們沒琢磨要回頭細品的,你們只靠腦子就能全記下?
咋的,你們是進士出身啊。
入場。
我天吶,怎就這么多花樣,各個穿著官服找椅背后面的名諱。
一刻鐘后,宋福生一身四品官服,手端自己的茶杯,手腕處露出女兒送的珠串,在全體靜心屏氣中走進會場。
官員們齊刷刷站起行禮,“大人。”
“坐,都坐。”宋福生邊笑著向自己的座位走,邊對大家微微擺手。
秦主薄拉開椅子,等待宋福生坐下后,將宋福生會專用的文件擺好,這才坐在下側方小桌前,帶領另外三名原黃龍府衙文員,準備開始會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