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卿在信里坦坦蕩蕩和他說心里話,這也是第一次求他,他要送去干干凈凈的人。
皇上擺駕去前皇后的宮里。
丁堅代皇上給宋知府回信:不日,嬤嬤就會到黃龍。
丁堅邊回信邊覺得表弟的岳父真是位妙人。
他現在有點誰都不服,就服這位。
處處能合皇上心意,這不是妙人是什么?
換咱是皇上,咱也不喜歡抱團啊。
你們沾親帶故抱團要做什么,要合起伙來抵抗朕?要抱團謀私利嗎?
然而放眼望去,滿朝文武,真就沾親帶故。
這種情況,對于皇上來講,沒辦法的事,是門當戶對造成的,但實際上很反感。
尤其是想重用的人,也因為聯姻陷進這種關系網里,就很無奈,要費心多觀察。
而表弟這岳父,一年到頭不給皇上來封信,忽然在皇上嘴上不說,誰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時,給來了一封“表忠信。”
在丁堅看來,這就是表忠。
借著小事說事,一副要和陸家先撕擼開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怕陸家占他便宜呢。
還表現出一副傲骨,宋家不打算更不會靠陸家。
宋家就是宋家,宋家一定會行,定死了,但靠的是自己。
甚至信里還有些文人的狂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敢說他靠對皇上的衷心,靠兢兢業業的實干,將來就不如陸家?
這是一份自信,更是一種對皇上許諾會好好治理地方的魄力。
丁堅觀察,御前行走這么久,還別說,正中靶心,皇上還真就欣賞這樣的,寧要那狂傲的,也許會犯錯,也不要那不出頭的。
就連他也是。
大家都是人。
你說換咱是皇上,將心比心,高不高興有宋知府這樣的臣子?
這叫懂事兒。
另外,丁堅在代筆回信時,還在心里好笑的替別的大臣委屈一番。
因為有的大臣也有像宋福生信中這么想,且這么做的。
在朝堂上,聯姻又如何,公是公,私是私。想法不一致,照樣撕破臉。
他家,他外祖家就是這樣做的。
唉,就是沒抓住機會向皇上表態一番。
達到的效果,它就是不如那種會說話的,比如宋知府。
宋知府以后能不能做到還兩說呢,可人家及時表態,真是個大妙人。
丁堅心想:要將信內容背下,將來表弟回京,要背給表弟聽。
看看你岳父,在皇上面前,和你要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逗逗表弟。
而皇上此刻已經到了前皇后的宮里。
他先看著前皇后的畫像,獨自一人坐了好一會兒。
皇后和他吃了不少苦。
擔驚受怕,一步也不敢行錯,那時候被其他皇子妃沒輕了奚落。
天下統一,慶典,分封,他最近很忙,已經好久沒來坐一坐。
當皇上出來時,特意喚過前皇后身邊的老嬤嬤。提起煜親王妃教養嬤嬤的事。
這位老嬤嬤眼下已七十高齡。
她跪在皇上面前,感謝皇上想恩賜她出宮,有這種好事還會想著她。更感謝這些年,皇上對前皇后身邊這些老人的優待。
只是老嬤嬤仍是拒絕,對皇上講,她年紀大了,想一直陪著前皇后,從始至終。
自己拒絕了,這老嬤嬤卻叫來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的景嬤嬤和曾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