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求皇上,想讓這兩位嬤嬤出宮去伺候煜親王妃。
兩位嬤嬤聞言很吃驚,最初也是想拒絕的。
但老嬤嬤私下勸她們,從先皇后進宮選秀,你們就被分派來照顧她。
那時候的皇上還是皇子,連正主都不受寵,就可想而知當時選配出的先皇后并不出類拔萃,在一眾秀女中身份也不高。
從那時候,這倆嬤嬤就跟在先皇后身邊,跟著主子一起吃涼飯,一起受凍沒碳,宮里要想欺負人,有許多方式。
可以說,沒過幾日好日子。
后來,隨先皇后去奉天,先皇后生的皇子一個個離世,她們這些身邊人跟著先皇后差些哭瞎眼睛,先皇后也撒手離去,更是留下她們在宮里度日如年。
老嬤嬤勸說那兩位嬤嬤,你們從黑發變白發,趁著還能動,是時候抓住這個好機會出宮。新主子煜親王妃,能被煜親王看中,想必性情極好,一定會厚待你們。你們也要好好待新主子。”
新主子,她年輕,忠心耿耿的服侍她,盼著她能支起門庭,成為一家主母,生子,就不用度日如年了,活著有盼頭。
就這樣,十一歲進宮做宮女、后跟隨先皇后,現已快五十歲的景嬤嬤和曾嬤嬤,踏上了去黃龍的路。
陸家有耳聞。
這不親戚里有個丁堅傳話嘛。
老夫人笑呵呵道,“我那個侄子呦。”
這侄子一語雙關,是指皇上,也是指宋福生。
老夫人還和秦嬤嬤犟,多想了不是?咱府中,就這么幾個人,哪有什么規矩。再說,規矩不是人定的?主子只要不喜,規矩就可以改,有什么可學的。
秦嬤嬤很高興老夫人犟這些,這說明病好啦。
聞言道:“可能是擔心去宮里,怕有些場合失禮。”
都沒敢打比方說去別府,怕老夫人又犟:“去別府,去就已經很好了,還敢讓我孫媳講規矩,誰?你說個人名我聽聽,誰那么缺心眼。”
那秦嬤嬤真沒法回答。
除了皇親,其他府膽敢讓王妃講那些零碎規矩的,那確實腦子被驢踢了,那情商是有多低。
“我盼著珉瑞再過月余回來就行,”沒一會兒,老夫人又自言自語道。
在那里多呆,說明處的好,多呆才好呢。
可從這話里也能聽出來,她想孫兒啦,卻嘴硬,“我不急,愿意呆在那里就多玩幾日。”
“呵呵呵,”秦嬤嬤給老夫人扇著扇子笑了。
惹的老夫人假裝一板臉:“沒規矩。”竟敢當本宮面前笑。
這時候,她又講起規矩了,老小孩兒,小小孩兒。
老夫人現在是,有時候心情越好越任性。
……
楊明遠快走到家時,腳步忽然躊躇起來。
從他歸來述職,就有聽說陸將軍被封王,陸將軍被指婚。
多多少少有聽聞,指婚對象是宋知府的女兒宋茯苓。
就是不知這指婚圣旨,為何會遲遲不對外公開。
所以說,當真的公開之時,他早先是有心理準確的。
只是,說實話,一日沒貼,他曾抱有奢望,宋知府萬一也拒絕了煜親王呢。
別人是萬萬干不出這種事的,可他知道,宋叔是有幾絲這種可能。
結果,沒拒絕。
今日,他狀態很不好,皇上可能也看出來了,以為他是好久沒休息連番趕路累的。命他早退。
但實際上,他不累,只是沒了做事心思,只想早退,想特意去親眼看看那指婚喜榜。
當親眼見到,望著宋茯苓的名字,楊明遠站在榜下,苦澀的一笑。
他被拒絕歸來,還抱著想辦法再爭取爭取的心思。
反思自己哪里還能努力。
如若他是各方面有不被宋叔滿意的地方,那么他再使使勁,和宋叔,和茯苓縮短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