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機動的小型艦隊,在穿插分割戰場時有非常優異的表現。而奧斯曼海軍能夠不計后果地向帝國艦隊發起沖鋒,一個原因是他們更為堅固的船體和密集的火力,另一個原因……
帝國已經有幾百年,沒有讓異教徒品味過煉獄之火的滋味了。
作為索菲雅沒日沒夜翻譯手稿所制作出第一批成品,自然第一時間裝配給了鳳凰艦隊。讓奧斯曼人一度認為已經亡佚的希臘火配方,數百年后又一次重見天日。
突入其來的近身戰,甚至瞬間彌補了希臘火最后的不足——射程。
很快,就有數艘體型小巧的槳帆船繞到了奧斯曼人的艦隊之后,雙方艦隊之間的距離已經到了能夠隨時展開接舷戰的地步。而利維亞,也能從壓板上清楚地看到對面奧斯曼水手的眉毛。
他們怪誕的笑容和姿勢仿佛是在嘲諷,還不時用箭矢清洗著甲板。
在他們看來,袖珍玩具一般的槳帆船絕對不可能是大型戰艦的對手。
理論上確實如此,然而很可惜,當北大風裹挾著來自極地的冷空氣拂過黑海海面后,就給如同棺材的木質甲板釘上了最后一枚鉚釘。
當灼熱的火焰從黃銅管中噴涌而出時,奧斯曼水手們戲謔的臉色在瞬間定格。搬著接舷板的士兵沖在了最前面,卻在幾秒鐘之內,連同接舷板一起化成了灰燼。
希臘火當然不只是僅僅將人點燃那么簡單。熊熊烈火不會因為空氣中烤肉的香味就停止燃燒。火焰對老式艦船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甚至沒有搶救的可能。
通過特殊配方制作出的希臘火燃料,是無法用水澆滅的。這一代的奧斯曼海軍,更是不曾有機會見過希臘火的威力,遑論想辦法針對做出反制。
雖然因為過渡依賴風力,希臘火并不能在任何角度隨意釋放,但開始升帆逃竄的剩余奧斯曼海軍,卻足以證明它的力量。
第一次接觸不到半個小時,奧斯曼人的黑海艦隊就突然崩潰。而他們要面對的,還不只是熊熊烈火。
航速拉到極限后,奧斯曼海軍很有可能憑借速度優勢脫離戰場。利維亞當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否則,奧斯曼隨時可以對黑海補給線進行騷擾和掠奪,后患無窮。
“提督大人……后面的奧斯曼戰艦又沖過來了!”
轉舵是不現實的,海戰中轉向,就相當于原地自殺,奧斯曼人如果要撤離戰場,就是用航速優勢突破帝國艦隊的封鎖。但可惜的是,希臘火的燃料,并不是只有噴出去這種用法。
利維亞·舍爾面無表情地向旗手下達了下一項指令。
“重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