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古卷上的一行古文字,事實無法考究,是真是假我也不能斷定。”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他可能和石奴類似的存在,他沒有沖下來追殺我們就是證明。”
徐陽的話還是有那么幾分道理的,前面范玉就猜測到了趙宇身上的詭異和石山有關聯,徐陽的一翻話讓范玉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不會的,他不會變成那樣的。”方月玲不知所措。
范玉雖然口中不說,但是心里還是十分想知道方月玲與趙宇有什么樣的感情糾葛,如今方月玲卻是說了出來。
趙宇的老爸是一個瘸子,在趙宇很小的時候就和他媽媽去外地打工了。
他跟著他奶奶在農村。
再他五歲的時候老爸給老家打了個電話說趙宇的老媽跟人跑了,他一定在外面好好賺錢,給趙宇找個后媽,之后就永遠沒了音訊。
趙宇十歲的時候奶奶去世,他那時還是讀三年級,根本就維持不了生計。
不過村里人都還好,他吃百家飯,讀書的費用也是村里的公款。
方月玲的爸媽也是在外地打工,跟著她爺爺,生活條件也還不錯,因為她爺爺是醫生,有一家破爛的診所。
方月玲的爺爺看趙宇可憐經常救濟他,所以方月玲也就跟他變得熟絡,長大些,青春期來臨,方月玲因為長得漂亮被許多同學追求調戲。
趙宇那時就是個壞學生,但是每次看到方月玲被欺負都會大打出手,之后慢慢的沒有同學再敢欺負她。
高一那年幾個學長把方月玲堵在女衛生間的門口,調戲辱罵,趙宇一個人干翻了比他大兩三歲的少年,他也因為打架被學校開除。
方月玲很愧疚,她爺爺打算把醫術傳給趙宇,讓他以后也有一門吃飯的手藝。
然而,趙宇走了,跟著一個路過村里的老頭走了,不知道那老頭和趙宇說了什么鬼話。
從此以后村里沒有了那個乖張的身影,村里的同學被欺負了,也沒人站出來為受到欺負的同學出頭。
他脾氣很怪,但是學習很好。
他喜歡打架,但是都是為了替別人出頭。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凄美的猶如一本,但是確實發生了。
范玉有一種錯覺,自己才是第三者,趙宇和方月玲才是青梅竹馬的絕配。
一個人的性格是從小的經歷鑄成的,趙宇有那種經歷,形成了難以接近的性格并不奇怪。
曾經他也是一個樂意助人知恩圖報的人,但是因為幫方月玲出頭被學校開除,斷了前程,所以之后才變得冷淡。
從某一個方面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似乎太武斷了些,這是范玉在此時的感悟。
張素素幾個女人眼圈通紅,母愛普照。
方月玲訴說出了曾經那段往事,淚珠滑落兩腮,盯著對面石山頂上那孤寂的身影默默無言。
“對不起!”鄭智默默地在心里到了一句歉。
當時趙宇加入隊伍時他還提醒范玉多防備趙宇,原因就是很熱情的性格身邊卻是只有長發一個人。
如今看來,趙宇之所以那么和煦交大家習練功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方月玲吧。
畢竟,方月玲的爺爺曾經幫過他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