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成,位于兗、青二州四郡交界之地,自古便是交通要道,故而不僅城墻高厚,更有女墻城樓。
臨到城墻下,胡毋彪回頭看了一眼劉芒,見他神態自若,絲毫沒有倦意,心中有些驚奇,雙腿一夾戰馬,加快了進城的速度。
劉芒作為鄭玄的弟子,自然熟悉君子六藝,再加上家中有些余資,騎馬射箭不在話下。這點路程,還難不倒他。眼看胡毋彪突然加快速度,劉芒也只能催促胯下戰馬緊隨其后。
進入南成,劉芒立刻感受到了一種緊張的氛圍,街道兩旁行人躲在角落中,待隊伍走過才敢出來。
這都是黃巾起義遺留下來的禍根。
徐州雖然受難小,可不代表百姓沒有遭受禍亂。小,是相對的,與平頭百姓沒有太大關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切中時弊。
胡毋彪的軍隊設置在南成西北角,這里本來是一片民宅,特意被拆除留作軍用。
安排好大體事物,劉芒得了一個主簿的差事。古語云“三十年看儒書,不如一詣習主簿”足以可見主簿是多么重要的職務,然而他的主簿徒有虛名罷了。
他的住處被安排在軍營右上角,營帳有些陳舊,左右是坑坑洼洼的,北邊是一片蓋著白被子的草地,里面陳設倒是不錯,總的來說十分干凈。
除了劉芒以外,還有三個泰山郡儒生居住在附近,他們分別是侯勇,字蘇成,崔勛,字忠民和陳苞,字友正。三人見到陌生面孔,自然上前詢問一二,簡單聊了幾句,原來他們也是被胡毋彪強行捉來的。
胡毋彪抓人,可也不敢肆意妄為,被他抓來的不是寒門子弟,就是一些離家較遠,獨自在外的大戶豪族子弟。這些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兩條腿也跑不過四條腿,一抓一個準。
向三人打探了一下南成的消息,又四處轉了幾圈,當天夜里,他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南成有縣令、縣丞兩名官員,守軍兩屯二百人,城中有一大戶,
縣令姓黃,名藝,字子甘。南成人稱黃四爺,南陽人,為人貪財好色,靠買官得了此地縣令。家中三妻四妾,另有奴仆百余人,生活十分愜意。
縣丞是本地人,姓孫,名峰,字少平。沉默寡言,整天一副郁郁不得志的表情,凡是黃藝所在,他一般都不會出現。
不用說,縣令、縣丞兩人之間存在不小的矛盾。
南成大戶人家姓高,家主高慶,字經山,曾舉孝廉,擔任過一縣之長,比劉芒強上不少。
膝下有三子,長子高約早亡,二子高領,字定遠,任縣中治吏,三子高臺,字幼藍在家中讀書,至于高家其他人,都是碌碌為無之輩。
城內還有一些青皮流氓,沒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也就只能欺負一下平頭老百姓,像劉芒這般公子哥,看到了也是繞道躲避著。
二百守軍良莠不齊,其中一個叫做梁守的什長,雖然是農民出身,卻有思想、有擔當,威能服眾,品德出眾,交談幾番下來讓劉芒刮目相看,相談甚歡引為友人。
是夜,放下手中的《春秋》,劉芒輕輕揉了幾下眼睛,這可是個壞習慣,但也沒有人再說道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