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之后,申大鵬為之感嘆,經濟社會體,比京城更加殘酷。
那些主動合作的公司,原因不在于鵬鄭金融公司強大,而是他們讓利更多,以至于這些地產公司放棄人情世故,舍棄以前的合作伙伴,選擇與鵬鄭金融公司合作。
一波驚起萬重浪,大型地產公司不屑于找鵬鄭金融公司合作,但并非所有地產公司都能做大。
所以這些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公司,與之鵬鄭金融公司合作很是順利。
原因無外乎有幾點,首先銀行不愿意風投,資金不充沛的金融公司猶豫不決,導致這些地產公司經常為了一筆資金運作半個月也拿不出來,鵬鄭金融公司的進場,幫助不少地產公司渡過艱難期。
鵬鄭金融公司前期投入的一大筆資金,也在鵬鄭金融公司運作中,逐漸開始縮水。
杠桿率隨著資金縮水變得越來越高,鄭海霞全方位掌控公司,近乎不眠不休呆在公司里,正如先前所言,她的能力得以完美釋放。
公司在鄭海霞手中,變成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分配下去的任務,完成率高大百分之九十以上,這還是時間匆忙,所以沒做到百分百的概率。
一筆龐大的資金,鄭鵬金融公司,或者說鄭海霞個人要想花完這筆錢,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布局,做到投入市場的效率。
例如曲線圖,保險,貸款,幾乎所有金融行業的業務,只要鄭海霞這邊點頭,公司的人都會把業務談妥。
快速的發展導致公司人手緊缺,而一些商業精英聞風而來,包括鄭海霞主動拉攏到公司的人,又并購了兩家小型理財公司。
這家公司規模發展速度,遠超申大鵬開始投入時的預期。
能在短時間內讓公司步入正軌,鄭海霞個人能力是一方面,公司充足的資金也是一方面,借助深城迅速發展的地理優勢,鄭海霞大展拳腳,并購公司,展開業務對接,速度快到驚人。
也讓申大鵬看到了屬于她的風范。
“很多人因為天天到處跑,忙著亂七八糟的事,導致正值青年時便會脫發,如果你不想頭發早早離你而去,最好把這頓飯吃了。”申大鵬并非不近人情,反而他比較在意個人感受。
鄭海霞拼了命一樣的發展公司,幾乎沒吃過一頓好飯。
會議召開過后,鄭海霞第一時間準備資料,進行下一項事宜,申大鵬看在眼里,也是頗為感嘆命運的奧妙。
兩者因為某些事情展開合作,從陌生走到熟悉,不能說是申大鵬眼光高沒看錯人,而是一些其它復雜的關系牽絆,導致兩人越走越近。
鄭海霞聽前半段還覺得些許溫暖,后面提起脫發,她下意識摸了把自己頭發,翻了個白眼說道:“等會兒你就能看到結果了,假惺惺跑來送飯,誰不知道你。”
之所以鄭海霞這么說,而是她可以肯定,申大鵬來找自己絕對不是為了談脫發的問題,以她的性子,自然不在乎什么委婉的方式,能直接一點,她不會拐彎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