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緊趕慢趕,張楚終于才把《少年派》的內容給寫了出來,眼看著還有三個小時就要到凌晨的截止時間。
但他卻連錯別字都還沒有改,這簡直就是要命!
所幸他還擁有系統這個助手在,可以用十倍流速在系統內查看他所寫的這本書,發現錯別字做好標記之后,再回到現實中統一修改。
這樣一來,張楚拮據的時間又寬松了不少,只是對他的精神壓力比較大,要連續看二十多個小時不休息,鐵打的人估計也扛不住。
系統時間過去得相當慢,張楚并沒有心浮氣躁,而是沉下心來認真檢查,對于很多評委來說,細心不細心、仔細不仔細也是他們考察的重點。
長篇作品不出錯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個錯誤率給降下來,而不是隨便一頓就是幾個錯別字擺著,那太影響觀感了。
閱讀是一件讓人容易產生愉悅心情的活動,但閱讀一些不好看的作品則是煎熬,張楚可不想這本好不容易才單身的《少年派》成為別人的煎熬。
他從來沒有這么勞累過,但體內有一股勁兒一直讓他堅持下來。
直到晚上十一點過,張楚才把《少年派》提交到自己中國好文學的投稿網頁內。
這一口氣一松懈下來,他連去洗澡的力氣都沒有,勉強起身把電燈關上后,就趴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從來沒有五天時間能這么累過,他不光是寫出了一本書,而且還注入了自己的心血!
……
周一早晨的燕京有一個永恒的主題,那就是堵。
不管是地鐵還是公交或者自駕,要是不被堵個幾十分鐘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帝都。
東城區是燕京市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區域,既有雍和宮跟國子監,還有太廟跟古觀景臺,地處燕京二環之內。
原本冷冷清清的中國作家協會辦事處內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今天是“中國好文學”正式開始評稿的日子,各方面的權威人士都將陸續到場。
他們將按照征文題材和類別成立專門的評審組,經過組委會的同意后,按照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評選出優秀作品,并且在官網上面公示,接受監督。
評選的方式很簡單,每個參賽作品會被這些評委們輪流閱讀,然后進行打分處理,每個作品至少會被三個評委打分,分差小于20分的就不用復評。
這是害怕出現某些極端的情況,比如這個評委覺得這首詩或者這部小說非常好看,給了100分,而另外一個評委卻給了50分,覺得很一般。
這就需要找其余評委來進行復評,做到求同存異,但每個評委給出的分數是看不到的,這樣可以減少一點爭議,同時保留面子。
“喲,老鄧,今天是你負責鎮場子啊!”
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響了起來,首先進入到大廳里面的赫然便是一個刮著關頭的中年男子。
鄧一鳴,中國作協辦公廳的主任,這次就得讓他跟那么多文壇大家一起交流,“陳老師好久不見,這要不是有這次比賽的邀請,恐怕你還舍不得來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