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閱讀的主力軍就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他們有足夠的閑情逸致,而且在買書的時候不會手軟。
中間年齡段的讀者,很大一部分被報刊雜志或者網絡分流了,同樣有些成家有孩子的人整天忙著養家糊口,讀書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遙遠的回憶!
所謂的作家富豪榜并不是唯版稅論,而是綜合了一名作家的所有周邊收入,對于有些作家而言,版稅只是占比不多的一個方面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作家的收入跟實力并不是成正比的關系,收入高并不等于是寫作能力就一定強,只能說他的作品肯定有可取之處。
網友們在贊嘆完張楚的最佳新人獎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作家富豪榜身上,到底誰才是冠軍,誰才能賺錢最多的存在。
這個排行榜不光是顯擺用的,同時也是一份權威性的投資指南!
對于很多公司而言,購買哪位作家的作品要通過各個途徑了解數據的真實性,銷量、讀者的活躍度、可改編性等等。
富豪榜前列的作家通常作品的受眾就越高,改編之后成功的可能性也更高一些。
同時它對作家群體的創作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什么分類的作品更容易出彩、更容易將作品銷售出去。
作家的差距很難用各種數字來形容,不過作家收入之間的差距卻是一目了然!
“過去的一年中,在座的各位作家朋友都奉獻出了精彩的作品,而今年的作家富豪榜正式揭曉,請看大屏幕。”
張楚聞言將目光放在大屏幕上方,只見屏幕的畫面立即變動起來,開始以倒數的方式將前二十名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以視頻的方式介紹出來。
這樣相當直觀,特別方便張楚這種不能把作家名字跟作品結合起來的萌新!
“第20名,陳清怡,年度收入2100萬人民幣,代表作《不要浪費你的生命》。”
“第19名,劉德福,年度收入2200萬人民幣,代表作《雪花紛飛》。”
“第18名,張楚,年度收入2400萬人民幣,代表作《神探夏洛克》”
前面兩個作家的名字并沒有引起任何轟動,畢竟他們常年在榜,倒是第18名出來的時候,臺下的作家們有些騷動起來。
半年時間竟然就賺了2400萬人民幣!
前面拿了兩個獎不說,現在才發現人家收入竟然也那么高。
二十歲不到就已經是千萬富翁了,而且誰知道這收入里面有沒有計算他在海外出版作品的版稅收入以及版權收入呢!
當大家都還在用人民幣計算的時候,人家就已經跑去賺英鎊、歐元、美元了!
張楚自己也算是意外,因為自己銀行卡里面的錢好像沒這么多,他被夢龍文化給抽成了10%,同時有些版權金還沒有到位,而像《心理罪》的電影版權更是跟票房分成掛鉤,根本無從計算。
“對了,好像南海出版公司12月還沒有給我稿費啊,回頭得去問問才行。”
張楚自言自語的說道,兩千多萬的收入把別人嚇了一跳,可對他而言還覺得可以再努力一把。
同一張圓桌上面的其余人都被張楚的剽悍嚇到了,說起來他們一個個的圖書銷量也都是百萬級別,可收入卻只有張楚的零頭。
版權費、版稅比例好像都差得有點多,這哪里是最佳新人,明明是最強新人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