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1k個點贊,短短幾個字就讓網友們看熱鬧的心思破滅了。
怎么看待?
我們根本不看!
就是這么高冷,就是這么傲嬌。
除了這位言簡意賅的大佬之外,其余人回復的內容倒是挺多的。
“盜墓不是風花雪月,不是請客吃飯,并沒有鬼吹燈里面說的那么簡單。真正的考古是這樣:烈日炎炎,一群民工打扮的人揮著鐵楸挖土,暴土揚長的工地上一個個方形大坑規律排列,大多是五米乘五米的規格,深淺不一。過一會兒有個坑里出來了件銅鏡,沾著土,銹得斑斑駁駁。寫完標簽拍完照,順便拿到工地邊上的水溝里洗洗,找塊空地晾著,干了就裝在袋子里送回去鑒定。”
“作為考古系學生,我對考古沒有什么特殊的執念,沒有覺得這是個讓人神圣的工作,只是當做未來的職業。最近老是有人問我用不用黑驢蹄子,會不會見到粽子的時候,我從來都是嚴肅認真科普的。如果科普過后,對方還冥頑不靈的把盜墓當做替天行道,把黑驢蹄子粽子雞冠血桃木劍當真,那我會選擇一記洛陽鏟揮過去(嚴肅臉)”
“考古最大的貢獻就是給我們所有人做了一張有實錘的血統證書,讓別人知道我們的歷史不是虛構的,我們的文字不是從韓國搬運過來的,我們真正擁有過領先全球的文明、世界獨有的技術!”
“把考古跟盜墓并列,是對考古最大的侮辱!”
“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連鴻毛都不如,這就是考古學者與盜墓賊的區別。”
張楚瀏覽著這些評論,他在小說可沒有美化盜墓賊、抹黑考古學的意思,現在可不希望被整個考古學界給敵視。
所幸一個認證是燕大考古學教授劉牧的網友意味深長的寫道:“考古原本是一個很冷門的學科,日常工作中的艱辛并不為外人道。張楚這部小說試圖向讀者科普考古跟盜墓的區別,這點已經善莫大焉。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在看了小說之后,報考、從事考古工作!”
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這部作品里面,女主角雪莉楊偽裝成為考古隊尋找精絕古城的情節里面,張楚的確夾雜有這樣的私貨。
通過主角胡八一看穿雪莉楊一行人并不是考古隊而是盜墓賊這個劇情,他不著痕跡的給讀者們普及了相關的知識。
正因為有這個點在,所以劉牧教授才沒有一竿子把他打死,畢竟都是燕大的人,這點香火情還是有的。
腦子這東西,并不是所有人都有!
很多網友看書不帶腦子,或者是明知故問,跑去問一個考古系學生或者老師各種弱智問題,那只會讓別人更加不喜歡《鬼吹燈》這種盜墓小說。
內奸、反賊這東西可不是僅僅存在于三國殺當中,有些人最擅長用這種方式去抹黑別人。
披著鬼吹燈粉絲的皮,看不起考古,引發考古跟盜墓的爭執,最終網友們都會把賬記在張楚跟鬼吹燈身上!
這樣的事情在娛樂圈里面不要太常見,書迷之中倒是少見得很,不過也有逐漸被污染、帶壞的趨勢。
張楚暗自嘆息了一聲,這是題材的限制,無論他怎么修改《鬼吹燈》都不可能改變盜墓跟考古這兩者天然相對的立場。
除非他把《鬼吹燈》直接換成另外一部小說,沒有了盜墓探險的內容,那還能叫《鬼吹燈》嗎?
*************
2017年最后一天了,大家的月票、推薦票都扔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