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孫悟空不是孫悟空?
再一次大鬧天宮,再一次被擒……
“天蓬與阿月,紫霞愛上孫悟空,小白龍甘愿化身白馬陪在愛人身邊,沙僧是個內奸。明明這故事有些虛假,為什么會想哭呢。”
《悟空傳》講訴故事的手段并不高明,但卻讓人深陷其中,不禁感慨起腦洞之大,更是被感情的描寫吸引!
就算沒有《大話西游》,讀者們也深深的喜歡上了紫霞仙子。
如果說這幾章的內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余人物,反而是玄奘。
【“你想學的是什么呢?”法明定住氣問。
玄奘抬起頭,望望天上白云變幻,說:“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這句話一出,便猶如晴天一霹靂!
那西方無極世界如來忽睜眼驚呼:不好!
觀音忙湊上前:“師祖何故如此?”
如來道:“是他。他又回來了。”】
先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那句風靡全網絡的金句是孫悟空說出來的,可看到這里之后才發現這句話竟然是唐僧說的!
從這里開始,玄奘離開了寺廟,開始一次遠行,明知道結局是悲慘的,但依然毫不動搖的前進,這是屬于他的執念。
難怪非常多的網友都說這是他們看過西游記同人里面最讓人喜歡的一個唐僧!
這樣的唐僧才配做孫悟空的師父!
群像式的寫作方法,讓每個角色都栩栩如生,讓讀者們為他們的命運而悲喜哀痛。
原本只是嘲諷的話語,在這時候越來越接近一個共識,它真的有成為神書的潛質!
讀者們陷入瘋魔,張楚自己同樣也進入這種狀態,每天空余時間幾乎都撲在《悟空傳》的寫作上面。
甚至連上課的時候偶爾都會走神,偶爾都會不自覺在課本上面寫下幾句相關的話語,被好友們稱之為走火入魔了!
心中那只猴子總是滿含怒火的咆哮著,想要扒開心臟躍出來。
曾經的他一直都認為自己就是無所不能的猴子,可是到最后現實卻告訴我們,我們什么東西都掙脫不了。
當《悟空傳》連載進入到gao-潮的時候,讀者們幾乎都是把自己代入到了孫悟空這個角色里面,體驗到了那種心酸與不屈。
他們也被其中那些經典語句反復吸引,甚至有不少人張口閉口都能來兩句。
對于故事的解讀有千百種,但每一種都發人深省,讓人覺得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同人小說,而是一部蘊藏著各種情感跟哲學的神作!
孫悟空因為沒有被邀請出席蟠桃宴會而準備去討公道,紫霞對此卻發出感慨,“晚霞的絢麗是不會久的,燦爛過后就是慢慢的黑暗了”。
乍一看之下,似乎這只是一種很普通的自然景觀描寫,晚霞之后本來就是黑暗。
放在這里的話,語文考試閱讀理解滿分的課代表們卻給出了不一樣的回答,它預示著后來不幸的結局,作為故事的轉折點非常含蓄!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世界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我終于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沒有齊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
這些經典的語句讓讀者們感同身受,甚至某些情感充沛的讀者們直接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