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張楚高興得太早了,自己說贏兩個球,崔柯還真是認準了兩個,多一個都不成!
好不容易在對方拙劣的演技下拿到兩分,接下來又變成了張楚一個人的喂球時光。
“不是說讓我嗎?你這樣打下去,當心沒朋友啊!”
“你自己說好的兩個球,我不是讓你了嗎?”崔柯一本正經的說著,他看著垂頭喪氣的張楚,接著詢問道:“你還打嗎?不打了的話,我就用手機看你的。”
被吊打成這個模樣,張楚搖搖頭說道:“不打了不打了,跟你打沒意思,下周我要換個水平旗鼓相當的搭檔。”
崔柯倒也干脆,直接在羽毛球場邊上席地而坐,抓緊時間起來!
如此用功的讀者讓張楚著實惹不起,居然打擊報復到球場上面來了,張楚一邊喝水一邊思考著,萬一下次再拖更這些,自己該不會在籃球場上面被人無限蓋帽吧?
想想都覺得可怕!
……
昨晚一宿沒睡,今天又是一整天的課程,當張楚拖著疲乏的身體回到家時,連擼貓的興趣都提不起來。
這個狀態想要寫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干脆連書房都沒有進,那天買回來的幾本書也不想翻。
現在他滿腦子想的就是怎么把《霸王別姬》給寫出來,于是便葛優癱一樣靠在沙發上,用遙控器翻閱著電視機里面的內容,搜索起跟京劇有關東西。
“喲,這好像不錯啊,央視出品的紀錄片。質量應該有保證,不知道這里面的東西有沒有幫助。”
《京劇》這部長達八集的紀錄片曾經在央視一套播出,看起來評價還不低,應該是比較專業的,正好適合張楚這種門外漢。
抹茶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冒出來,黑乎乎的身體修長而油亮,趴在張楚手邊同樣看起來。
京劇是殘酷的,正常人家的孩子怎么舍得送過來受這些苦呢?
就跟《霸王別姬》里面演的那樣,戲曲這一行沒有速成的,都是要經過水深火熱的學習才行。
以往學藝是七年坐科,現在上藝校至少也得三年,不過現代學京劇已經禁止體罰,起碼明面上不可能出現跟影視作品里面那么兇殘的畫面。
“要問夠不夠,先學三十六”,這句話在戲曲界廣為流傳,意思是學徒練功學藝,至少得學會三十六出戲,方可正式登臺。
民國跟解放初期,大多數人都是沒上過學、讀過書的文盲。唱、念、做、打,全靠師傅口傳心授,學生死記硬背。
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優秀的水平,即便今天看來也絕非易事。
教的人著急,學的人費勁,“打戲”自然是逃不掉的,就像電視機上面的老京劇演員介紹的那樣,進了科班第一條叫打死勿論,打人打戲,坐科八年猶如十年大獄!
過去戲曲教育的殘酷可想而知,《霸王別姬》展現的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就像某些角兒出名之后說的那樣,一天不練功,自己知道;三天不練功,觀眾就看出來了。
想要成角兒,必須勤奮刻苦,沒有哪個角兒是簡單輕松就起來的!